習近平在福州(一):“習書記讓我明白了什么是初心”(上)
| 2021-02-07 18:07:16??來源:福建省人民政府網站 責任編輯:肖練冰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梁建勇:習書記把為部隊服務的政府機構進行了整合。支前辦和雙擁辦職能相近,兩個辦公室就進行了合并。他認為,服務部隊的部門要有好的統一規劃。“多頭”服務保障看似眾星捧月,但軍隊的“小伙伴們”很多,有時候會出現溝通不暢、重復浪費的情況,軍隊遇到具體事情不知道該找哪個部門,顧此失彼,保障作用反而發揮不好。在習書記主導下,把很多涉軍部門整合到一套班子當中。當時我兼任支前辦、雙擁辦、海防辦的主任,還分管聯系交通戰備辦等幾個部門。這些部門的名字不同,功能也不盡相同,甚至所屬單位也不相同,比如雙擁辦是民政下面的、交通戰備辦是交通局下屬的,之前按理來說都可以不用互相通氣。把這些單位統一到市政府辦公廳下的一套班子里,由市政府副秘書長兼任主任,這樣各部門就能夠最充分地相互配合、整合資源,使工作流程大為縮短,協調工作也更加順暢。當然,這樣一來我們的工作量就更大了,因為各項工作我們都要統籌起來抓,日常都要頻繁地去部隊收集情況、整理問題,回來向市委、市政府匯報。習書記每次都會針對問題進行研究、作出部署,我們再根據他的指示去落實。任何事情一旦交代下來,他是不會忘的,我們也不會等著他來督促,每周我們都會主動把進展情況向他反饋。 各機構在整合前,確實是各自為政、各干各的,人手不夠、力量分散,對部隊的服務往往流于形式。比如,過年過節或有什么活動期間,集中把專項資金花掉,給部隊買東西,辦些例行的事,就算萬事大吉了。但機構整合以后,所有涉軍部門形成一個功能健全的常態化機構,就有了很強的職能作用,能夠更加及時了解部隊的狀況,提供精準服務。 比如,剛才講到在物價上漲的時候,習書記專門為部隊調配黃豆、面粉、食用油,這是他發現問題而提出的舉措,很有針對性。而日常發揮長效作用的,則有賴于他精心整合的機構和機制。物價上漲期間,我們主動為部隊提供糧油補貼,并且隨著物價上漲逐年提高。當時全市有40多個軍供點,在統一指揮下統一行動,常年保證部隊供應。 在經費方面,習書記也給予大力支持。當時,福州財政并不像今天這么好,還是比較緊張的。原來我們就是申請過節慰問的經費,一般“八一”、春節等節日各拿出一些錢,一年幾十萬元經費,大部分花在這上面。習書記了解情況后,要求市政府領導研究在原有基礎上增加一些錢,拿出專項經費開展平時的工作。很快,市政府決定拿出100萬元,后面又加到200萬元。現在看這個數字不算多,但在上世紀90年代初,這個數字是相當可觀的。 采訪組:在軍轉干部安置問題上,習近平同志是怎么處理的? 梁建勇:對軍轉干部的安置,習書記都是親力親為。事實上,很多軍轉干部因為年齡原因,已經錯過了最好的就業時機,習書記就主張全市統籌,幾年就安置了500多名軍轉干部。僅1993年一年,全市就有10多位師、團級軍轉干部被安排到公安、交通、審計、安全、打擊走私辦等重要部門擔任領導職務。 習書記在主持福州工作期間,把擁軍提到了相當的高度。他反復強調,“我們的工作不僅要讓群眾滿意,也要讓部隊的同志滿意,這才算過關。我們對部隊如何支持,一定要打破常規來看,從大處著眼。我們不搞走過場,我們雙方的感情都是發自內心的。擁軍工作的成效絕非一日之功。我們軍地雙方的事情,歷來都辦得很痛快!”習書記所說的“痛快”這個詞非常直白,而且任何其他的詞都無法代替這個詞所表達的那種魚水之情、兄弟之情。 采訪組:請您給我們講一下習近平同志擁軍優撫的具體事例。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