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一步深化福建生態文明體制機制改革創新
| 2025-09-23 16:03:27??來源:福建日報 責任編輯:肖練冰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陶火生
在位于福州市晉安區的晉安湖公園荷花塘里,一只翠鳥停在蓮蓬上(6月21日攝)。魏培全 攝 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福建)是探索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試驗田”,是反映我國生態文明建設成就和探索的重要展示臺。近十年來,福建省堅定貫徹落實黨中央戰略部署,按照《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福建)實施方案》要求,堅持問題導向、聚焦重點難點問題、突出改革創新,為我國全面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機制改革提供了寶貴經驗。習近平總書記去年在福建考察時要求我們,深化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如何進一步全面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機制改革、進一步提升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水平,我省需要繼續先行先試、探索創新。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強調,必須完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加快完善落實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體制機制。體制機制是生態文明建設的核心要素和基本保障,牽一發而動全身,是聯動其他要素的重要指揮棒。進一步深化體制機制改革作為推動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福建)建設提質增效、行穩致遠的當務之急和重中之重,需要我們高度重視,自覺把生態文明體制機制改革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要始終堅持生態文明體制機制改革的核心地位,穩妥發揮改革的支配作用、聯動作用,激發全社會全要素活力,進一步推動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福建)建設。 ◆我省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機制改革的方法論 改革需要方法。我省進一步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機制改革,需要立足現實基礎,堅持守正創新;堅持問題導向,提升治理效能;錨定強省目標,保持戰略定力。 立足現實基礎,堅持守正創新。在不斷推進生態文明體制機制改革的過程中,我省已經形成了廈門筼筜湖治理中的“市民湖長”管理機制、陸域海域協同治理機制;莆田木蘭溪治理中的“河長+檢察長+警長”協同機制、生態補償與產業準入負面清單制度;長汀水土流失治理中創立庭前“三調查”、判前“三落實”、判后“三到位”的生態司法“三三”工作機制;武夷山國家公園管理機構與所在地縣(市、區)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鄉(鎮)人民政府和街道辦事處分級建立聯合保護機制等。這些可復制能推廣的重要經驗,為我省推進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進一步全面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機制改革奠定了扎實的經驗基礎和制度環境。守正才能創新、守正需要創新,在構建從山頂到海洋的保護治理大格局中,我們需要創新性地統籌產業結構調整、污染治理、生態保護、應對氣候變化,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持續提升生態環境治理現代化水平。 堅持問題導向,提升治理效能。進一步全面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機制改革,要求我們更加充分地找準制度問題、協調各方利益、理順復雜關系、破除制度障礙,明確改革方向、堅定改革信心、凝聚改革動力,切實能夠解決問題、應對風險、補齊短板、促進發展。在從山頂到海洋的協同治理大格局中,我們需要健全國土空間用途管制制度、健全海洋資源開發保護制度、加快山海協作綠色低碳轉型、深化創新集體林權改革模式,深化拓展長汀水土流失治理和閩江河口濕地保護等重大實踐,發揮福州都市圈和廈漳泉都市圈的引領作用,進一步優化現代化城市體系建設,加強農業面源污染治理、提高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統籌推進流域綜合治理等。問題的解決意味著改革的實效,要把生態環境治理效能、人民群眾滿意程度作為評價改革的基本準則,不斷破解生態文明建設中的體制機制問題。 錨定強省目標,保持戰略定力。實現美麗福建、生態強省的建設目標,需要把建設完善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作為根本保障。錨定生態強省目標,必須始終堅持閩山閩水高顏值、經濟社會高素質協同并進的基本要求,聚焦生態文明體制機制改革的戰略部署和效能提升,真正實現筑牢制度保障、完善體制機制、激發制度活力。保持生態文明體制機制改革的戰略定力,始終把生態文明體制機制改革作為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福建)的主要任務不動搖,堅持用改革來促進美麗福建建設不動搖,堅持用改革來實現生態強省的戰略目標不動搖。用堅忍不拔的戰略定力來構建系統完備的制度體系、創造充滿活力的體制機制,我們才能有效地應對困難、凝聚人民力量,切實譜寫好美麗中國建設的福建篇章。 ◆我省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機制改革的再創新 機遇召喚創新。以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為指引,我省還需要立足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的成就和經驗,進一步探索創新生態文明體制機制改革方案。 創新全方位立體化的改革工具箱。立足我省資源環境實際,按照系統集成、更加深入的要求創新改革理念和改革方案。著力于統籌山海協同治理、動員各方廣泛參與、理順利益矛盾關系,推進全方位立體化的生態文明體制機制改革體系建設。強化各方責任、引導全民行動,充分運用市場、金融、行政、法規、標準等多重手段形成資源環境治理合力。提升激勵效能、加大規范力度,協調各項改革方案的契合關系,形成有序有力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構建規范嚴密的地方法規體系,加大生態環境治理的法治化力度,與生態文明體制機制形成規范疊加效益。全面推進生態文明各領域體制機制改革,牢牢抓住重點工作要求,形成重點突出、內在有序的改革格局。加強制度設計,健全一體化、系統化、常態化的體制機制,形成既有福建辨識度又有普遍適用性的制度體系。 創新有效解決問題的改革破解器。牢牢抓住人民群眾急難愁盼的突出生態環境問題、高水平保護中的重點難點問題、涉及生態文明體制機制改革全局的基本問題制定改革方案。深入研究問題,找準造成生態環境問題的體制機制堵點,做到精準改革。把握矛盾關系,全面協調制約生態文明建設的各種矛盾關系,做到穩妥改革。有效破解問題,準確把握生態環境問題的產生原因、形成機制和關鍵因素,做到成功改革。建立長效機制,制定規范穩定配套的生態文明體制機制,避免問題再現。注重生態文明體制機制改革的實效性,根據生態強省的戰略目標做好改革成效的評價工作,通過提升改革的有效針對性、矛盾調適性來實現改革的治理效能度、目標達成度、人民滿意度。 創新全面綠色轉型的改革新路子。經濟社會發展的全面綠色轉型是走好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全面建設美麗福建和生態強省的根本要求。全面轉型要求妥善處理資源環境利用方式的全面改革,要求充分實現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保護相協調的深入改革。立足我省經濟發展實際,以高質量發展為引領,制定培育和助推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政策體系,加快構建有利于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綠色轉型的基礎性體制和治理體系。協調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的各方利益和多種關系,最大程度降低轉型的代價,走出高質量的轉型新路子。深入探索控總量、減存量、優增量協調并舉的體制機制,為全國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探索新經驗。 作為全國首個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我們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引,進一步樹牢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在更高起點上推動我省生態文明體制機制改革再出發,為中國式現代化新征程上我國進一步全面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機制改革作出新的貢獻。 (作者為福州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 |
相關閱讀: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