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構建現代能源體系
| 2022-04-02 09:33:44??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肖練冰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關于生態文明建設的要求。能源活動是碳排放的主要來源,推進能源綠色低碳發展是生態文明建設的必然要求。黨的十九大將能源發展作為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方面,強調要推進綠色發展,推進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九次會議把碳達峰碳中和納入生態文明建設整體布局。“十四五”時期,能源發展必須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低碳的高質量發展道路,穩中求進推動能源生產消費模式綠色低碳變革,助力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 關于創新驅動發展的要求。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建議》對創新作出專章部署,并放在各項規劃任務的首位,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對以改革促創新、以創新促發展的高度重視。“十四五”時期,能源發展必須堅持把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以實現能源科技自立自強為目標,以完善能源科技創新體系為依托,著力增強能源科技創新能力,提升能源產業鏈現代化水平。 關于區域協調和民生保障的要求。我國能源生產和消費逆向分布特征明顯,中東部地區能源消費量占全國比重超過70%,而重要能源基地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區。“十四五”時期,能源發展必須優化開發利用布局,發揮能源富集地區戰略安全支撐作用,加大能源就近開發利用,提高資源配置效率,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同時,堅持民生優先、共享發展,著力提升能源普遍服務水平,推動能源發展成果更多更好惠及廣大人民群眾。 關于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要求。經過多年探索創新,我國能源體制改革“四梁八柱”主體框架基本確立,體制機制初步完善,但總體上仍跟不上能源轉型變革的步伐。“十四五”時期,能源發展必須堅持市場化改革方向,著力完善能源發展法治保障,破除制約能源高質量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全面提升能源治理效能。 關于高水平對外開放的要求。能源國際合作是國際交流合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已成為世界第一大能源生產國和消費國,國際社會對我國的期待和倚重不斷增加。“十四五”時期,能源發展必須落實全球發展倡議,堅持以共建“一帶一路”為引領,聚焦實施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能源開放合作,推動形成互利共贏的國際合作格局,努力實現開放條件下的能源安全。 采取有力舉措全面構建現代能源體系 為貫徹落實“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十四五”時期能源發展要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以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為根本目的,推動現代能源體系建設取得重要進展。 全方位提升能源安全保障能力。增強憂患意識,堅持底線思維,防范化解能源發展面臨的各類風險挑戰,重點加強“兩個能力、一個體系”建設,增強能源供應鏈穩定性和安全性。提升能源戰略安全保障能力,通過加大國內油氣勘探開發力度、提升儲備能力、加強能源國際合作等途徑,多措并舉增強油氣供應保障能力。增強能源系統平穩運行能力,發揮好煤炭煤電安全托底保障作用,化解區域性、時段性能源供需矛盾。健全能源安全風險管控體系,強化特大城市、核心區域和重要用戶的電力安全保障,布局一批堅強局部電網,防范化解非傳統安全風險。 打造清潔低碳能源生產消費體系。以主要用能行業消費結構轉型為牽引,以能源清潔供應保障為支撐,協同推進能源消費和供給革命。實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動,加大力度規劃建設以大型風電光伏基地為基礎、以其周邊清潔高效先進節能的煤電為支撐、以穩定安全可靠的特高壓輸變電線路為載體的新能源供給消納體系。積極穩妥發展水電、核電,開工建設一批重大工程項目。推動終端能源消費轉型升級,完善能耗“雙控”制度,重點控制工業、建筑、交通等行業化石能源消費。構建新型電力系統,逐步提高新能源占比,健全以綠電消費為導向的市場機制,全面推進電能替代。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