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新發展階段擴大內需的認識
| 2022-02-14 09:53:49??來源:經濟日報 責任編輯:肖練冰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內需增長具有強勁動力和廣闊空間 進入新發展階段,更好擴大內需,關鍵在于增強消費對投資的牽引和拉動作用,依靠有效投資來滿足并創造消費需求,實現消費和投資的良性互促。總的來看,我國內需增長具有強勁動力和廣闊空間。 與主要發達經濟體相比,我國消費升級具有很大潛力。預計到2025年,我國最終消費率將達到60%左右;“十四五”時期,消費對經濟增長貢獻率將穩定在60%以上;服務消費將成為居民消費的主要增量來源,預計未來十年年均增長9%。盡管商品消費將逐漸從以增量擴張為主轉向以存量結構調整為主,但滿足置換升級需求的市場規模仍然很大。 同時,我國消費創新發展的動力十分強勁。人口年齡及家庭結構變化促使消費需求不斷細分。預計到2030年,“銀發經濟”規模可達20萬億元;中等收入群體規模擴大將促進消費提質升級;城鎮化高質量發展進一步拓展內需增長空間;數字技術的普及應用也將給消費創新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新動能。 在消費升級和創新發展的牽引下,相關的投資需求潛力將進一步釋放。文化娛樂、醫療衛生、健康食品等滿足服務消費和升級類商品消費的產業投資空間巨大;改善城市群和都市圈互聯互通的交通基礎設施、適應數字經濟發展的新型基礎設施、滿足綠色發展要求的交通能源基礎設施等投資需求旺盛;提升城鄉居民教育、養老、托育需求的公共服務領域投資也將進入新的擴張期;在大型城市和都市圈,城鎮老舊小區改造、租賃住房、改善性住房需求等領域依然具有投資潛力。 關鍵是建立擴大內需的有效制度 當前,有效擴大內需依然存在難點、堵點,面臨體制機制等方面的障礙。 適應消費升級和創新發展要求的供需動態平衡尚未形成。突出表現在供給和需求、投資和消費、政府投資和民間投資的結構性矛盾依然突出,動態適配機制、協調分工格局尚未形成,使供給不能很好地匹配需求乃至創造需求。 流通對消費的促進作用未得到充分有效發揮。流通作為實現消費的前提條件、經濟循環的關鍵環節、完整內需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有效擴大內需具有支撐作用。當前,我國流通領域的新業態新場景供給不足,培育打造城市消費載體的力度偏弱,農村流通體系尚不完善,區域流通體系發展還不平衡,這些都對擴大消費和引導投資有所限制。 支撐消費持續升級和國內市場提質擴容的能力偏弱。收入分配結構尚需優化,居民基礎消費能力有待提升;城鄉社會政策及社會保障制度還不完善,降低了城鄉居民消費的意愿;中等收入群體比重偏低、結構不穩,不利于總體消費水平的提升,也難以發揮其對消費創新的引領功能。 有利于釋放消費需求的市場環境有待完善。主要表現為監管能力有待提升,統一透明可預期的監管體系有待建立,高效快速專業的行業治理機制還不完善,支撐消費創新發展和投資有效跟進的政策體系需進一步優化,服務業也需進一步擴大開放,等等。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