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實推進鄉村全面振興
| 2021-10-28 09:08:33??來源:《求是》 責任編輯:肖練冰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四、扎實穩妥推進鄉村建設 實施鄉村建設行動是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作出的重要部署,是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的一個重要抓手。鄉村建設行動要切實落實到具體工程項目上、體現到真金白銀支持上,積極穩妥推進,力爭“十四五”時期見到明顯成效,逐步使農村具備基本現代生活條件。 鄉村建設要把握正確方向。今年習近平總書記對深入推進農村廁所革命作出重要指示,強調堅持數量服從質量、進度服從實效,求好不求快。這不僅是對農村廁所革命的要求,也是對鄉村建設的總體要求,是推進鄉村振興的基本理念和工作方法。鄉村建設是為農民而建,必須始終堅持農民主體地位,政府做服務不包辦、給支持不越位,建立自下而上、村民自治、農民參與的鄉村建設實施機制。 鄉村建設行動應堅持規劃先行、依規建設。規劃是鄉村建設的“施工圖”。如果沒有規劃約束,亂建違建還會冒出來,今后治理代價更大、成本更高。加快編制縣域村莊布局和村莊建設規劃,合理確定村莊布局分類,保持歷史耐心,明確建設時序,避免在“空心村”無效投入、造成浪費。鄉村建設不是搞大拆大建,重點是在村莊現有格局肌理風貌基礎上,通過微改造、精提升,逐步改善人居環境,強化內在功能,提高生活品質。同時,注重保護傳統村落民居,守住中華農耕文化的根脈。 加強農村基礎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建設。這些年國家不斷加大投入,農村生產生活條件變化很大,基礎設施通行政村的問題基本解決,下一步要在向自然村組覆蓋、往農戶延伸上下功夫。繼續把公共基礎設施建設重點放在農村,啟動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抓好農村廁所革命,全面改善農村水電路氣房、防汛抗旱等條件。各地要從實際出發,合理確定公共基礎設施配置和基本公共服務標準,重點推進通自然村道路、冷鏈物流等既方便生活又促進生產的基礎設施建設,讓廣大農民群眾在鄉村建設中有實實在在的獲得感。 鄉村建設既要重“硬件”也要重“軟件”。現在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在制度層面初步實現并軌,“十四五”時期要按照需要和可能,適時提高標準和水平,持續推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特別是針對農村人口結構、村莊格局的變化,加快縣域內城鄉融合發展,推動教育、醫療、文化、養老等公共資源在縣域內優化配置,分級分層解決不同問題。鄉村建設的過程,是組織農民、引導農民的過程,也是加強和改進鄉村治理的過程,通過不斷健全基層黨組織領導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治理體系,打造善治鄉村。 五、圍繞推動小農戶與現代農業有機銜接深化新階段農村改革 大國小農是我國的基本國情農情。促進農民農村共同富裕,首先要解決的就是小農戶與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問題。“十四五”時期要加大力度,爭取實現更大突破,用好農村改革這個法寶,完善農村產權制度和要素市場化配置機制,賦予農民更多財產權利,激發農村資源要素活力。 鞏固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目前農村承包地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已基本完成。要用好確權登記頒證成果,穩步開展第二輪土地承包再延長30年試點,保持土地承包關系穩定并長久不變。積極推進承包地“三權分置”,發展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突出抓好家庭農場和農民合作社兩類經營主體。農戶家庭經營符合我國國情農情,適合糧食等大宗農作物生產,具有廣泛的適應性和旺盛的生命力,要發展壯大各類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通過提供更加多元化、多層次、低成本的社會化服務,將小農戶導入現代農業發展軌道。持續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發展壯大新型農村集體經濟。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