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實推進鄉村全面振興
| 2021-10-28 09:08:33??來源:《求是》 責任編輯:肖練冰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二、堅決扛起糧食安全“國之大者”的政治責任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牢牢把住糧食安全主動權,糧食生產年年要抓緊。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是鄉村振興的首要任務。這些年,我國糧食連年豐收,糧食產量連續6年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糧食安全總體上是有保障的。但要看到,未來隨著人口增長、消費升級,糧食需求還將剛性增長,緊平衡將會越來越緊。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必須抓緊抓實,確保糧食面積、產量不掉下來,供給、市場不出問題,真正做到以國內穩產保供的確定性來應對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 保障國家糧食安全關鍵在于藏糧于地、藏糧于技,要害是解決好種子和耕地問題。種子是農業的“芯片”,直接關系產業安全和糧食安全。當前,我國種業主要面臨種質資源保護利用不足、自主創新能力不強等突出問題。必須加強農業種質資源保護開發利用,開展種源關鍵核心技術聯合攻關,打好種業翻身仗,確保中國碗裝中國糧、中國糧主要用中國種。耕地是糧食生產的“命根子”。現在一些地方存在耕地“非農化”和“非糧化”問題,務必堅決糾正。要嚴防死守18億畝耕地紅線,采取“長牙齒”的硬措施,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建設一批真正高產穩產、旱澇保收的高標準農田,保護好黑土地這個“耕地中的大熊貓”。同時,構建輔之以利、輔之以義的糧食安全保障機制。按照“政策保本、經營增效”的思路,堅持和完善最低收購價制度,穩定和加強對種糧農民的補貼辦法,擴大完全成本保險和收入保險試點范圍。落實地方抓糧的義務和責任,實行糧食安全黨政同責,“米袋子”省長要負責,書記也要負責,確保主產區、主銷區、產銷平衡區共同扛起糧食安全政治責任。 保供給既要保數量,也要保多樣、保質量,關鍵是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保多樣就是滿足消費者對豐富多樣農產品的需求,進一步調整優化農業生產結構、區域布局和產品結構,統籌抓好棉油糖、肉蛋奶、果菜魚等重要農副產品生產,提高供給體系的適配性。保質量就是強化質量興農、綠色興農、品牌強農,推動品種培優、品質提升、品牌打造和標準化生產,提升質量效益和競爭力,帶動農民增收致富。 三、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脫貧攻堅取得勝利后,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這是“三農”工作重心的歷史性轉移。必須把脫貧摘帽作為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的基礎上,切實做好同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接續推進脫貧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和群眾生活改善。 一方面,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的底線。脫貧地區、脫貧群眾雖然已經實現脫貧,但發展基礎還較弱,鞏固成果防止返貧任務仍然很重。黨中央決定,對擺脫貧困的縣,從脫貧之日起設立5年過渡期,過渡期內保持主要幫扶政策總體穩定,就是要扶上馬、送一程,防止出現規模性返貧。健全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機制,對易返貧致貧人口早發現、早干預、早幫扶。對有勞動能力的,堅持開發式幫扶方針,通過發展產業、促進就業,幫助他們用自己的雙手勤勞致富;對沒有勞動能力的,做好兜底保障。易地搬遷也要進一步強化后續扶持,確保搬遷群眾穩得住、有就業、逐步能致富。同時,對于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以及各省確定的重點幫扶縣,從財政、金融、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等方面給予集中支持,切實鞏固脫貧攻堅成果。 另一方面,用鄉村振興的辦法加快農村發展步伐。鄉村要振興,農民要富裕,歸根到底靠發展。依托農業農村獨特資源優勢,加快推進鄉村產業振興,發展壯大富民興村產業,讓農民更多參與產業發展、分享增值收益。農民不僅要富口袋,更要富腦袋。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持續推進鄉村移風易俗,建設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實現物質富裕、精神富足。要認真總結借鑒脫貧攻堅積累的寶貴制度成果和精神財富,完善鄉村振興政策體系、制度體系和工作體系,逐步實現從集中資源支持脫貧攻堅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平穩過渡。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