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 2021-10-21 09:20:43??來源:光明日報 責任編輯:肖練冰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辛亥革命與中國共產黨的誕生 歷史是一步一步前進和發(fā)展的。從辛亥革命爆發(fā)到中國共產黨成立,相隔不到十年。中國共產黨的許多早期領導人,早年都參加過辛亥革命。吳玉章、林伯渠、董必武、朱德等人年輕時都是同盟會的骨干。陳獨秀是當時革命團體岳王會的領導人,辛亥革命那一年擔任過獨立后的安徽都督府秘書長;毛澤東在湖南起義時的新軍中當過兵。不少早期共產黨人正是先投身到辛亥革命中或受到它的深刻影響,提高了愛國主義和民主覺悟,以后又察覺到它的根本缺陷,繼續(xù)探索前進,最終成長為堅定的共產黨人。這中間有繼承有發(fā)展,存在著清楚的前后相續(xù)的傳承關系。 就在辛亥革命爆發(fā)后的第三年,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爆發(fā);再過三年,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為中國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促進了中國人民的偉大覺醒,社會主義從理論變?yōu)榛钌默F實。隨著客觀條件的成熟,無產階級隊伍的日漸擴大,工人運動發(fā)展起來,在馬克思列寧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的緊密結合中,中國共產黨應運而生。這個最初只有五十多名黨員的黨,指明了中國社會的正確發(fā)展方向。中國共產黨成立,是中華民族發(fā)展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變,民族復興從此有了堅強正確的領導者。 孫中山先生是中國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中國共產黨人是孫中山先生革命事業(yè)最堅定的支持者、最忠誠的合作者、最忠實的繼承者。當孫中山先生領導的革命斗爭遭受嚴重挫折時,中國共產黨及時向他伸出真誠的援手,幫助國民黨改組,實現了第一次國共合作,推動革命的新高漲。他逝世后,中國共產黨忠實繼承了他的遺志,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英勇奮斗,付出巨大犧牲,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建立了人民當家作主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實現了民族獨立,人民解放。“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這是中華民族依據歷史經驗得出的科學結論。在這一基礎上,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繼續(xù)奮斗,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 反帝、反封建,是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兩大目標。反帝,就是追求民族獨立與解放;反封建,首先要結束君主專制制度,建立民主共和政體。基于這一認識,我們才說辛亥革命“開創(chuàng)了完全意義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它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準備。所以毛澤東同志提醒我們,研究黨史“還應該把黨成立以前的辛亥革命和五四運動的材料研究一下。不然,就不能明了歷史的發(fā)展”。 道路決定命運。百余年歷史巨變得出科學結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走自己的路,是黨的全部理論和實踐立足點,更是黨百年奮斗得出的歷史結論。”新中國成立后,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自力更生、發(fā)憤圖強,創(chuàng)造了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偉大成就;解放思想、銳意進取,創(chuàng)造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成就;自信自強、守正創(chuàng)新,統(tǒng)攬偉大斗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yè)、偉大夢想,創(chuàng)造了新時代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成就。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撫今追昔,孫中山先生振興中華的深切夙愿,辛亥革命先驅對中華民族發(fā)展的美好憧憬,近代以來中國人民夢寐以求并為之奮斗的偉大夢想已經或正在成為現實,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了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 發(fā)揚辛亥革命先驅的偉大精神,不斷把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偉業(yè)推向前進 什么是中華民族,這在許多人看來似乎早就習以為常:它是中國境內各民族的總稱。但人們也可以反過來問:世界上存在著不少由多民族組成的國家,但它們都沒有被統(tǒng)稱為某某民族,且往往都在歷史變遷中很快土崩瓦解、四分五裂。 中華民族是由56個民族組成,費孝通先生把它稱為“多元一體”:即56個民族又形成一個共同民族——中華民族,它是歷史長期發(fā)展中形成的一個有機整體。放眼世界,這種現象如果說不是獨特的,至少是罕見的。中華民族作為一個穩(wěn)定的共同體,主要是在辛亥革命醞釀和爆發(fā)前后發(fā)展起來的。1894年,孫中山先生在起草興中會章程中第一次響亮地喊出“振興中華”的口號,就是要共同實現民族復興。在推動革命發(fā)展的進程中,仁人志士們自覺提出并逐步完善了“中華民族”這一共同體概念。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