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需”來了 難題解了——浦城縣公安局石陂派出所“調解+宣防”提升治理新動能
| 2025-10-13 09:38:12??來源:浦城新聞 責任編輯:肖練冰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阿需’來了,這事準能解決!”在浦城縣石陂鎮村頭巷尾,只要提起“阿需”警務室,村民們總會露出信賴的笑容。 “阿需”,是石陂方言中對男性長者的尊稱,承載著鄉鄰間的親近與敬重,而浦城縣公安局石陂派出所賦予它新的深意——“民有所需,警有所應”。近年來,石陂派出所立足轄區警情、民情、社情實際,成立“阿需”警務室,通過深度激活老鄉警、老干部、老黨員群體優勢,構建“阿需調解隊+阿需宣防隊”雙軌基層群防群治新架構,明確具體服務內容,為轄區治理注入全新動能。 應民情之需 建“阿需”陣地 石陂鎮下轄24個村(場),既有依山而建的村落,也有商戶聚集的街區,常住人口超3.4萬。2023年以來,上級部門明確將“夯實基層群防群治力量”作為派出所品質提升的核心任務,要求打破“民警單打獨斗”的傳統模式——這一部署,恰好戳中了石陂派出所的治理痛點。
宣防隊幫助群眾解決困難獲贈錦旗 “單靠所里13名民警、輔警,要管矛盾調解、安全巡邏、案件辦理,根本顧不過來。”“阿需”警務室負責人、有著38年警齡的老鄉警張軍民,最清楚基層警力的緊張。他回憶,以前有次處理鄰里宅基地糾紛,民警來回跑了5趟,卻因不熟悉村里“老宅基地劃分規矩”,調解始終沒進展,最后還是村支書出面說和,才讓兩家當事人握手言和。 這次經歷讓派出所班子意識到:基層治理,光有“警力”不夠,還得有“民力”。他們經調研發現,老鄉警熟悉法規流程,老干部懂基層工作方法,老黨員在群眾中威望高——這“三老”群體,正是破解治理難題的“金鑰匙”。 2023年10月,“阿需”警務室正式掛牌,以“矛盾調解+安全宣防”為核心職能,把“三老”力量擰成一股繩,讓警務室真正“接得住”群眾的需求,也“融得進”鄉鄰的生活。 熱茶解糾紛 鄉音暖人心 “‘阿需’是幫咱們辦事的。”提起調解隊,村民李先生豎起大拇指。此前他家和鄰居因排水溝堵塞鬧矛盾,調解隊不僅幫著協調施工隊疏通,還教兩家“雨天勤清理、平時多溝通”的小竅門,如今兩家還常互相送菜。 “來,喝口茶,有啥事慢慢說。”在“阿需”警務室調解室,搪瓷杯里的茶水總冒著熱氣,這是調解隊的“標配”。這支由4名“三老”成員組成的“阿需”調解隊,專解鄰里、家庭間的“雞毛蒜皮事”——宅基地爭議、排水溝堵塞、婆媳拌嘴……這些事,他們總能用一杯茶、幾句鄉音化解。 不久前,鎮東頭的李家和王家因宅基地邊界鬧得不可開交:李家要在老宅基地上蓋新房,王家說這占了自家“滴水地”,兩家不僅吵到村委會,還差點動了手。張軍民帶著調解隊老黨員毛大爺找上門,把兩家人請到警務室“吃茶”。“記得不?小時候你倆總一起在河邊摸魚,李家小子還把大魚讓給王家娃吃呢!”毛大爺捧著茶杯聊起幾十年前的情分。話匣子一打開,原本緊繃的兩家人臉色慢慢緩和。
吃茶話事,茶桌會診矛盾糾紛 接著,張軍民拿出村里的老宅基地圖紙,對照著“村里蓋房要留30厘米滴水地”的老規矩,一點點算邊界。最終,李家主動往后退了10厘米,王家也表示不再阻攔——一場僵持半個月的糾紛,在茶香里迎刃而解。 “不是我們會說,是‘吃茶話事’的法子接地氣。”毛大爺說,調解隊摸索出的“七步調解法”,每一步都離不開“茶”:先“吃茶穩情緒”,讓雙方坐得住;再“吃茶話人生”,喚起往日情分;接著“吃茶問矛盾”,摸清癥結;然后“吃茶尋平衡”,找雙方都能接受的方案;“吃茶布臺階”,給彼此留面子;“吃茶解心結”,打消顧慮;最后“吃茶成協議”,把約定寫在紙上。今年以來,調解隊已成功化解矛盾糾紛8起,成功率100%。 鄉音講安全 織密防護網 “阿叔阿婆,注意咯!有人說能幫你領養老補貼,要先交手續費的,都是騙子!”近日,石陂鎮文化廣場上,“阿需”宣防隊老干部熊叔拿著小喇叭,用一口地道的石陂話宣講預防養老詐騙知識。 廣場上坐著的20多位老人聽得格外認真,不時有人舉手提問:“要是有人說幫我買的保健品能治病,算不算騙?”“熊叔,我孫子說網上能刷單賺錢,能信不?” 這支由16名“三老”成員組成的宣防隊,針對預防電信網絡詐騙、消防安全、交通安全等群眾最關心的問題,用“聽得懂、記得住、用得上”的方式開展宣傳。“以前民警講政策時用的是普通話,還講專業術語,老人聽不明白,年輕人也沒耐心。”熊叔說,宣防隊成立后,首先改的就是語言——把“電信網絡詐騙”說成“打電話、發微信騙你錢的”,把“消防安全隱患”說成“家里插線板不能插太多電器”,用鄉音拉近距離。
宣防隊開展安全宣傳 據介紹,宣防隊的工作聚焦在“三類場景”:入戶宣傳暖人心,針對獨居老人、留守兒童家庭,宣防員上門送圖文并茂的手冊; 集中宣講接地氣,在村頭廣場、社區活動中心,宣防員結合轄區真實案例“以案說法”;陣地宣傳全覆蓋,在警務室門口、村里的公告欄、小區電梯間,宣防員定期更新海報,讓群眾一眼就能看懂。 數據是最好的證明。宣防隊成立以來,已開展入戶宣傳180多次,集中宣講7場,張貼海報500多張。轄區電信網絡詐騙警情環比下降30%,消防安全隱患排查率提升25%,沒有發生一起重大安全事故。 “現在村里沒人不知道‘刷單是騙、中獎是套’,連小孩都能背幾句安全口訣。”鎮黨委書記徐振武笑著說。 如今,“阿需”不僅是一個警務室的名字,更成了石陂鎮基層治理的“金字招牌”。“我們要讓‘阿需’的聲音傳遍每個村巷,讓‘民有所需,警有所應’的承諾,扎根在群眾心里。”石陂派出所所長張輝表示,下一步,“阿需”警務室還將根據群眾需求,增加“獨居老人定期探望”“留守兒童安全陪伴”等服務,讓“三老”力量發揮更大作用。(湯仙念) |
相關閱讀: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