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樓鄉:竹制品加工生產忙 特色產業促振興
| 2025-08-28 11:55:52??來源:浦城新聞 責任編輯:肖練冰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群山之間,竹海莽莽,竹韻悠悠,古樓鄉的毛竹初級加工點就掩映在這片綠色之中。走進浦城縣古樓鄉張英竹制品廠的加工車間,一根根毛竹經過切割、破竹、篩選等工序,最終變成一根根竹條,機器的轟鳴聲與工人的忙碌身影交織成一幅生動的生產畫卷。
工人正在搬運烘烤過的竹板條 “我們2016年建廠,以前都是做些筷子、竹條之類的簡單產品。這兩年市場前景好,我們前年完成設備升級,現在我們專門做壓制竹板材需要的竹條。”張英竹制品廠負責人張英一邊檢查設備運轉,一邊介紹。目前,廠里年加工竹板條能力近萬噸,產值達到五六百萬元,十五六位工人基本都是本村或鄰村的鄉親,實實在在地帶動了村民在家門口就業。 這些粗刨條要最終變成千家萬戶使用的辦公家居用品,還需經歷碳化烘干、精刨、選色、壓板等工序。不遠處,佳源竹木制品廠的車間內,工人們正將竹條進行長達7小時以上的蒸煮。老板娘吳慶芬介紹,蒸煮后的竹條需初次烘干,再通過窯內間隔五六天的二次烘烤去除水分,增強硬度與穩定性,廠內設備現在每天最多可加工十來萬根竹板條。 “以前我們做的也是粗加工,兩三年前我們投入300余萬元引進了新機器,也新建了廠房,現在古樓鄉其他廠的竹板條,基本都送到我這里碳化烘烤,加工完成的竹條,將成排運往政和、浙江麗水等地進行深加工。”吳慶芬說,她從事竹木加工行業十幾年了,家里親戚也有很多干這行,有的在福州、政和辦廠,這些年來竹產業市場越來越好,也堅定了她繼續在這條路上發展的信心。“毛竹生長快、可再生,‘以竹代塑’是市場主流的方向,我們也是抓住了這個機遇。”吳慶芬說。
加工后的竹板條 給企業帶來機遇的同時,古樓鄉竹產業也乘著這股東風,蓬勃發展。古樓鄉是浦城縣主要產竹區之一,現有竹林面積9.66萬畝,有著“竹海古樓”的美譽,全鄉10家竹企業,年產值超5千萬元。近年來,古樓鄉發揮竹木初加工企業緊密聯系精深加工企業的優勢,推動產業鏈延鏈、強鏈,并積極探索竹山集約經營,促進當地竹產業增效、村民增收。 “我們牽頭成立的毛竹專業合作社,組建機械化專業采伐隊伍,并通過‘分利不分山’的模式,既保障了農戶權益,又提高了竹林效益。”坑口村黨支部書記廖劍平介紹。在坑口村,古樓鄉試點推行了“村集體+專業合作社+農戶”利益聯結機制,讓3800畝分散的毛竹林實現了規模化經營,推動產業集群化發展。 “為了進一步推動竹產業發展,目前我們已經在建設農村道路X866臨武線臨江至武夷山公路,方便企業產品的運輸。此外,還計劃依托振興公司進行代建代管,在已建成一個毛竹分解點的基礎上,由大洋村籌集資金建設第二個毛竹分解點,擴大竹產業的規模。”古樓鄉黨委書記陳聯軍表示。下一步,古樓鄉將圍繞做好“竹產業、竹科技、竹工藝、竹文化”文章,進行竹林資源培育、加工工藝、產品制造、市場拓展,提質增效轉型升級,把毛竹打造成為推動當地鄉村振興的“支柱”產業。(陳紅 柳浪漫) |
相關閱讀: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