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高標準農田 促農增效助民增收
| 2022-10-12 10:11:22??來源:浦城新聞 責任編輯:肖練冰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幾臺機械來回穿梭,一些高低不平且不規則的田塊,很快變成了平整的土地……10月10日,浦城縣仙陽鎮陽墩村土地平整項目工地上,一片繁忙。
建設高標準農田 據了解,該項目于國慶假期開工建設,平整的土地涉及陽墩和巽嶺兩個村,共計850畝,預計投資200萬元,將原來的耕地改造成“田成方、渠相通、路相連、旱能灌、澇能排”的高標準農田,實現農田規模化、機械化耕種,提高農作效率。“隨著農村勞動力的老齡化,通過土地平整,可以達到規模化的機插、機收的效果,增加耕作效率。”仙陽鎮人大主席左明福說,這些土地平整后,今冬明春就將用來機械化種植連片油菜,以促進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 “農田是農業發展之要、糧食安全之基、農民立命之本。尤其是對于我們這樣一個農業大縣來說,加快高標準農田建設,對改善農田生產條件,促進農業生產結構調整,推動農業持續穩定發展,助力鄉村振興具有重要意義。”浦城縣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高標準農田實現全程機械化種植 柳志勇/攝
高標準農田實現全程機械化收割 葉永仕/攝
高標準農田實現無人機播種紫云英 葉永仕/攝 浦城縣自古就有“福建糧倉”的美譽,素有“浦城收一收,有米下福州”的歷史。全縣耕地面積50.58萬畝,位列全省第一,是福建省商品糧基地縣,是《全國新增1000億斤糧食生產能力規劃(2009—2020年)》的800個產糧大縣之一,連續八年被表彰為“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2021年,浦城縣糧食綜合考評位居全省第一。獨特的區位優勢和廣袤的耕地面積為建設高標準農田提供了前提條件。 近年來,浦城縣大力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全力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提升高標準農田建設投資標準和工程質量,夯實農業生產基礎,著力提升綜合生產能力,為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動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基礎。今年,全縣共承擔高標準農田建設任務4.57萬畝,總投資7971.07萬元。
高標準農田建設后,土地化零為整 柳良金/攝 “我們充分征求鄉鎮、村的意見和建議,并有效發揮專家評審作用,抓好選項立項工作,確保建成一片,成功一片。”浦城縣農業農村局工作人員介紹,在福建省農業農村廳的大力支持下,福建省地測院遙感中心為浦城縣開發了“掌上農田”APP,整合了2011年以來各部門已經建成的高標準農田項目情況,涵蓋了全縣所有地類基本情況。依托“掌上農田”的強大功能,快速精準地判斷縣域內任何區域是否可以申報項目,研判新增耕地潛力,水稻功能區和農保地占比等數據在“掌上”一目了然,有力支撐了高標準農田項目選址立項、勘查設計、申報評審等工作。同時抓住高標項目實施過程中的重點和難點,對集中連片的高標項目區,把土地整理工程和農田水利、田間道路等工程單獨分離出來招標,選取優秀的施工隊伍進行施工建設。 經高標準農田建設后,土地化零為整。如何讓高標準農田發揮更大效益?浦城縣積極探索高標準農田項目建后移動管理工作模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辦法,確保管護工作扎實推進。項目建成后,及時移交給村、組,按照“誰受益誰管護”原則,通過村規民約、一地一策等方式落實管護責任,探索多種形式的項目管護措施;籌建“掌上農田”APP數字化管護監測系統,形成“天上看、地上查、網上管”的立體管護模式,打造巡田有效、護田有痕、管田有圖、考評有據的高標準農田建后管護數字化示范工程;發揮村民主體作用,積極鼓勵項目鄉鎮及村組干部帶領群眾投入到工程管護工作中去,對水渠清淤、閘口疏通、閘板保管、梯田埂修補、塘庫池管理等工作要主動參與維護,讓村民“既倡導,又參與”,充分發揮好建設項目的效用,真正讓高標準農田成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聚寶盆”。(柳志勇 柯聰 張依婷) |
相關閱讀:
- [10-12] 富嶺鎮殿下村:支部領頭干 鄉村產業興
- [10-11] 浦城縣興浦路道路及街景提升改造工程有序推進
- [10-11] 暢敘濃情 共話發展!浦城縣召開離退休干部座談會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