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好綠色金庫 實現山美民富
| 2022-09-06 11:01:30??來源:浦城新聞 責任編輯:肖練冰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青峰疊翠,遠山含黛。處暑已過,在素有“八山半水分半田”之說的浦城,依然綠波翻涌,萬木蔥蘢。
浦城素有“八山半水分半田”之說 柳良金/攝 浦城是中國南方林業重點縣,林業用地面積406.84萬畝,森林面積390.3萬畝,重點生態公益林面積102.46萬畝,森林覆蓋率76.99%。20年來,我縣不斷深化以“明晰所有權、放活經營權、落實處置權、確保收益權”為核心的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把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從“山下”推到“山上”,真正實現“山定權”“樹定根”“人定心”,高效推動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轉化。 促進規模經營 在林下“掘金” “通過林改,林農成了山林真正的主人。”浦城縣林長辦主任、林業局局長范麗標說,分山到戶以后,針對林業經營規模偏小等問題,浦城縣積極引導林農采取轉包、出租、入股等方式流轉林地經營權和林木所有權,適度推動林業規模經營。 山下鄉小溪村村民占朝春就是最早一批“吃螃蟹”的人。2003年,他承包了120畝毛竹林,經過多年的養護和經營,竹林現在已納入毛竹豐產林示范片建設。算起竹林收益賬,占朝春喜上眉梢:“2021年,伐竹收益11萬元,零售春筍收益1萬元,制作筍干收益9萬元。今年,竹林套種的竹蓀通過年輕人短視頻帶貨,又帶來了近7萬元的收益。”
豐富的林業資源宛如一座“綠色寶庫” 柳良金/攝 “近年來,我們不斷探索培育新型林業經營主體,形成了家庭林場、林業專業合作社及‘公司+基地+林農’等多種新型經營模式,為林農帶去更豐厚的‘綠色’收益。”浦城縣林業局林政股股長孟世雄介紹,其中,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仙芝科技(福建)股份有限公司充分發揮自身科技、品牌、市場等優勢,通過民企帶村,助力鄉村振興,更是讓一株“小仙草”在山林 “林下種植靈芝,對生態環境的要求較高,要充分考慮靈芝避光性的特點,我們選擇山中散光地為主要的種植區域。”浦城縣富嶺鎮瑞安村村民袁永紅說,前年,他在林下種了3萬多筒靈芝,大概賺了3萬多元。“這些年,仙芝科技在富嶺、忠信等鄉鎮發展靈芝林下栽培約830畝,帶動200余戶農戶實現年戶均增收約6300元。” 仙芝科技相關負責人介紹,為進一步解決靈芝林下栽培卡脖子問題,公司擬計劃參與由福建省農科院蘇海蘭團隊牽頭的省重大專項“特色林下藥材良種選育及高效栽培技術”靈芝專題項目,建立靈芝林下標準化栽培技術規程,為浦城縣發展林下栽培靈芝示范推廣奠定堅實的技術基礎。 堅持綠色發展 在林間致富 “這里空氣清新怡人,既能登山看日出,也能享受鄉村慢生活。”炎炎酷暑,位于浦城匡山國家森林公園腹地的雙同村成了火熱的避暑勝地,民宿供不應求。
雙同村 徐強/攝 近年來,該村立足生態資源保護,深入挖掘歷史人文底蘊,持續完善基礎設施,大力發展生態旅游,走出一條從“綠水青山”到“金山銀山”的蛻變之路,先后被授予“全國十佳森林旅游示范區試點單位”“國家級生態村”“全國美麗鄉村示范村”“國家級生態文化村”等國家級稱號。 如今,這個曾“養在深閨人未識”的省界革命老區基點村,以生態旅游帶動食宿餐飲和酸棗糕、野蜂蜜、高山茶葉等農特產品銷售,農民年人均收入也由7000元增加到2021年的2萬余元,真正實現了“不砍一棵樹,雙同也致富”的美好愿望,走上了綠色可持續發展的致富道路。
大水口村 和雙同村一樣,以好生態帶來高人氣的,還有富嶺鎮的大水口村。這里森林覆蓋率約94%,“無憂花谷”中3000余種花卉四季花開不斷。近年來,大水口村借力人才回歸、資金回流的“雙回歸”工程,打造以山林養生環境為依托,兼有生態景區、度假酒店、鄉村民宿、創意田園功能等為一體的綜合型鄉村旅游度假區,并形成“公司經營+村集體監管”運營機制,積極引導村民種植林下經濟作物,發展林下養殖項目,實現農企對接、互惠雙贏。 雙同村、大水口村的發展蛻變,折射出的是浦城縣堅定不移走綠色發展之路、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生動實踐。2019年11月,浦城縣獲批全國森林康養基地試點建設縣,2021年,全縣森林旅游產值達6.86億元。 筑牢綠色防線 用林長守護 只有守住森林資源,才能留住幸福底色。 浦城縣始終把筑牢森林“防火墻”放在重要位置,尤其是2014年以來,陸續爭取并投入資金1000多萬元,在森林火災易多發、高發部位,種植木荷、活力楠、油茶等抗火性較強的樹種,建設起生物防火阻隔帶。目前已建成的184條生物防火阻隔帶,猶如一條條“綠絲帶”橫亙在山腳田邊及崇山峻嶺之間,守護著群眾的“綠色金庫”。 此外,浦城還通過擴大森林防火宣傳覆蓋面,強化森林火險預警,加強森林消防隊伍和應急救援站建設,統籌實施森林防火網格化與互聯網+森林防火督查系統、防火碼、林火視頻監控系統、無人機巡護等措施,全力筑牢福建“北大門”森林生態安全屏障。
護林巡查 “去年以來,我們結合全面推行林長制工作,融入安全生產黨政同責、森林防火行政首長負責制、森林資源保護發展目標責任制等,構建起完善的林長責任體系。浦城縣在2021年全市林長制工作考核中榮獲第一名。”范麗標介紹,今年,浦城還通過健全“一林一警”“一警一隊”生態警務機制,依托“生態警務驛站”,組建起由民警、生態護林員、森林消防隊員等組成的生態巡護小分隊,共同承擔深入山林源頭巡查、林業法律法規宣傳、化解基層涉林矛盾糾紛、打早打小林業違法犯罪等職責,形成多部門聯合、協作有序、綜合監管、保護有力的生態保護監管大格局,打通森林資源管控“最后一米”。 綠色,是浦城推動高質量發展超越的最靚底色,浦城將持續守好、用好“綠金庫”,實現山鄉“綠富美”。(邱春靜) |
相關閱讀:
- [09-06] 從脫貧攻堅到鄉村振興的“蝶變”
- [09-05] 《浦城時訊》2022年第35期
- [09-05] 【喜迎二十大 奮進新征程】松溪鄉鎮書記訪談|松溪縣花橋鄉黨委書記魏雄森:以黨建引領為底色 繪就鄉村振興“錦繡畫卷”
- [09-05] 包酒之“包”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