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動搖
| 2022-02-28 10:26:10??來源:光明日報 責任編輯:肖練冰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作者:石建勛 2021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必須堅持高質量發展,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是黨的基本路線的要求,全黨都要聚精會神貫徹執行,推動經濟實現質的穩步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深刻把握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歷史邏輯、理論邏輯和實踐邏輯,對于新發展階段實現高質量發展,有著十分重大的意義。 新發展階段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歷史邏輯 習近平總書記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專題研討班開班式上強調指出,黨的百年奮斗歷程告訴我們,黨和人民事業能不能沿著正確方向前進,取決于我們能否準確認識和把握社會主要矛盾、確定中心任務。什么時候社會主要矛盾和中心任務判斷準確,黨和人民事業就順利發展,否則黨和人民事業就會遭受挫折。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是總結新中國成立70多年特別是改革開放40多年偉大實踐得出的基本經驗,是興國之要。 新中國成立后,在“一窮二白”的基礎上,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人民完成了社會主義改造,建立了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國防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黨的八大提出,全國人民的主要任務是集中力量發展社會生產力,實現國家工業化,逐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和文化需要。這一要求已含有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思想。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堅決摒棄“以階級斗爭為綱”的錯誤方針,作出了把黨和國家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中國由此進入發展快車道。1987年,黨的十三大對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路線作出明確概括:領導和團結全國各族人民,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自力更生,艱苦創業,為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奮斗。“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是這條路線的簡明概括。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歷史經驗表明,“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這條基本路線必須毫不動搖地長期堅持。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強調,“40年來,我們始終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斷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中國人民在富起來、強起來的征程上邁出了決定性的步伐”。新發展階段必須繼續牢牢扭住經濟建設這個中心,推進高質量發展。 新發展階段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理論邏輯 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是解決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必然要求。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轉化是馬克思主義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兩對社會基本矛盾運動規律作用的必然結果。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告訴我們,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進程是社會各種復雜矛盾運動的結果,每種矛盾所處的地位、對社會發展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總有主與次、重要與非重要之分。從多種矛盾中準確認識和把握社會主要矛盾是第一步,而確定解決主要矛盾的中心任務是第二步,兩者缺一不可。緊扣如何解決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這個時代主題,集中力量解決主要矛盾,這是馬克思主義矛盾學說的認識論、方法論在新發展階段的具體應用,也是新發展階段中國共產黨制定路線、方針、政策和戰略戰術方針的理論依據。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