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經濟量增質升 “十四五”實現良好開局
| 2022-02-15 09:38:36??來源:《求是》 責任編輯:肖練冰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五、經濟結構調整優化,質量效益逐步改善 我國產業轉型升級步伐加快,需求結構繼續優化,新型城鎮化穩步推進,區域重大戰略和區域協調發展戰略有效實施,發展的全面性、協調性、可持續性增強。 產業結構優化升級。2021年,制造業增加值占GDP比重為27.4%,比上年提高1.1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為53.3%,比第二產業高13.9個百分點;其增長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54.9%,比第二產業高16.5個百分點。 需求結構改善。2021年,最終消費支出占GDP比重為54.5%,比資本形成總額高11.5個百分點;其增長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比資本形成總額高51.7個百分點,消費是經濟總量的主要組成部分,也是經濟增長的主要拉動力。 城鄉區域發展協調性增強。城鎮化水平提升。2021年末,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64.72%,比上年末提高0.83個百分點。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繼續縮小。2021年,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為2.50,比上年下降0.06。內地經濟發展亮點紛呈,長江經濟帶中西部一些省市增長加快。 勞動生產率提升。2021年,我國全員勞動生產率預計比上年增長8%以上。 工業產能利用率提高。2021年,全國工業產能利用率為77.5%,比上年提高3.0個百分點,處于近年來較高水平。 企業效益和財政收入改善。2021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比上年增長34.3%,兩年平均增長18.2%;營業收入利潤率為6.81%,比上年提高0.76個百分點;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比上年增長10.7%,完成預算的102.5%。 六、體制改革繼續深化,發展活力持續顯現 我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持續深化,重點領域改革加快實施,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加快形成,市場活力和內生動力優化提升。 微觀主體潛能釋放。2021年末,我國實有登記在冊的市場主體達1.54億戶,其中企業4842萬戶,個體工商戶1.03億戶,新設市場主體的快速增加對帶動增長、促進就業起到了重要作用。 多種所有制經濟競相發展。2021年,規模以上工業中,國有控股企業、股份制企業、私營企業、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增加值分別比上年增長8.0%、9.8%、10.2%、8.9%。同時,民間投資比上年增長7.0%,快于全部投資2.1個百分點;民營企業進出口額增長26.7%,對進出口總額增長的貢獻率達58.2%。 發展新動能不斷增強。高技術產業快速增長。2021年,規模以上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18.2%,快于規模以上工業8.6個百分點;工業機器人、智能手表、光電子器件產量分別增長44.9%、37.0%、24.1%。新業態新模式繼續成長。2021年,快遞業務量達1083億件,比上年增長29.9%,包裹數量占全球一半以上;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增長12.0%,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重達24.5%。 七、對外開放不斷擴大,合作共贏取得實效 我國對外開放范圍、領域和層次持續拓展,外貿方式不斷創新,外資市場準入進一步放寬,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格局加快形成。 貿易結構繼續改善。2021年,一般貿易進出口額占進出口總額的61.6%,機電產品出口額占出口總額的59.0%,結構優化增強了對外貿易后勁;跨境電商進出口額達1.98萬億元,比上年增長15.0%,海外倉數量超過2000個,新模式日益成為外貿發展的重要支撐。 引資規模再創新高。2021年,我國實際使用外資11494億元,創歷史新高,比上年增長14.9%,中國繼續成為引進外資的熱土;其中,高技術產業、服務業實際使用外資分別增長17.1%、16.7%。 境外投資穩定增長。2021年,我國全行業對外直接投資9367億元,比上年增長2.2%。 共建“一帶一路”走深走實。截至2022年1月,我國已與147個國家、32個國際組織簽署200多份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2021年,我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額比上年增長23.6%,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投資增長7.9%;中歐班列開行量超過1.5萬列,增長22.0%。 對外經貿合作開拓新局。2021年,中國等10個國家完成《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核準。2022年1月1日,RCEP正式生效。15個簽署協定國家總人口、經濟體量、貿易總額均占全球總量約30%,形成全球最大的自由貿易區。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