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步
| 2021-11-02 10:11:32??來源:人民日報 責任編輯:肖練冰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經驗智慧 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一路走來,我們從積貧積弱、一窮二白到穩居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進入中等收入國家行列,人民生活從溫飽不足到全面小康,翻天覆地變化的背后是艱苦卓絕的奮斗,凝結著彌足珍貴的經驗和智慧。 全面小康是為了人民、依靠人民的小康。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我們黨來自于人民,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興,始終代表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與人民休戚與共、生死相依,沒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從來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團、任何權勢團體、任何特權階層的利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在黨的領導下,全體中國人民共建共享的偉大實踐。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偉大歷史進程中,我們黨始終與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充分發揮最廣大人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始終堅持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推動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凝聚起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磅礴力量。 全面小康是苦干實干、接續奮斗的小康。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社會主義是干出來的,新時代也是干出來的。”在人口多、底子薄的基礎上建設小康社會,需要幾代人一以貫之地努力和付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偉大歷史進程中,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錨定目標苦干實干、接續奮斗,一張藍圖繪到底。從“小康之家”到“小康社會”、從“總體小康”到“全面小康”、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我們黨持之以恒、堅持不懈,根據不同發展階段和歷史時期的特征和實際,科學制定發展目標。以分步走、五年規劃、中長期規劃等形式,將長遠目標分解為階段性目標,一棒接著一棒跑,腳踏實地將全面小康的宏偉畫卷繪制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上。 全面小康是統籌兼顧、重點突破的小康。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不僅強調“小康”,更強調“全面”,集中體現了我們黨堅持統籌兼顧的科學方法論。“全面”體現在覆蓋領域上,即建設“五位一體”全面進步的小康;體現在覆蓋人口上,即建設惠及全體人民的小康;體現在覆蓋區域上,即建設城鄉區域共同發展的小康。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全面”,還體現在不僅注重總量和速度,而且注重提高發展的平衡性、協調性、可持續性。為此,我們黨統籌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著力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和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我們黨堅持“兩點論”與“重點論”相統一,認真梳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突出短板和必須完成的硬任務,集中優勢兵力打殲滅戰,確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得到人民認可、經得起歷史檢驗。 全面小康是不斷探索、改革創新的小康。“小康”目標提出后,我們黨根據事業發展和人民需要,不斷豐富小康的具體內涵、不斷探索小康的實踐路徑。從黨的十二大采用工農業總產值指標確立小康社會目標,到黨的十九大強調“建成經濟更加發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進步、文化更加繁榮、社會更加和諧、人民生活更加殷實的小康社會”,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標準不斷提升健全;從改革開放之初提出“兩手抓、兩手都要硬”,到黨的十八大以來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布局不斷充實完善;從前期夯基壘臺、立柱架梁,到中期全面推進、積厚成勢,再到現階段加強系統集成、協同高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動力更加系統全面。正是在不斷探索、改革創新中,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步步從宏偉藍圖變成生動鮮活的現實。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