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于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
| 2021-10-26 15:21:02??來源:南方日報 責任編輯:肖練冰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會上指出:“新的征程上,我們必須統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抓住歷史機遇,增強憂患意識、始終居安思危,保持革命精神和革命斗志,勇于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以敢于斗爭、善于斗爭的意志品質,堅決戰勝任何有可能阻礙中華民族復興進程的重大風險挑戰,堅決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 斗爭精神是一個常議常新、常思常明的話題,隨著時代的發展和實踐的深入,斗爭精神的內涵也在不斷豐富。新時代的斗爭精神,是在國際格局風云變幻和國內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背景下形成的直面風險和挑戰的精神;是堅持馬克思主義、反對各種非馬克思主義和反馬克思主義思潮中的堅持真理、修正錯誤的精神;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成就偉大事業和偉大夢想過程中干事創業、克服困難、勇于創新的奮斗精神;同時也是一種善于謀篇布局、講究方法策略、堅持有理有利有節的理性斗爭精神。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關鍵時期,向著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邁進,必須繼續發揚斗爭精神,勇于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 在馬克思主義理論指導下發揚斗爭精神 發揚斗爭精神,一要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理論為指導。理論和方法上清醒,才能確保斗爭的底氣和力量。“馬克思主義不是書齋里的學問”,馬克思主義自誕生以來就是面向實踐的,正是在馬克思主義的指導下,人類實現了社會制度的超越,開辟了歷史新紀元。二要堅持辯證唯物主義的分析方法。斗爭是理性分析后的斗爭,不是為了斗爭而斗爭;斗爭不是蠻干,而是涵蓋了科學的斗爭策略和方法。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實踐表明,全面動態、唯物辯證地分析不同時期社會的矛盾、任務和前途,才能取得斗爭的勝利。辯證唯物主義的分析方法為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奠定了理性基礎。 在賡續中國共產黨的優良傳統中發揚斗爭精神 在中國共產黨的百年歷史征程中感悟黨的斗爭精神。斗爭精神是中國共產黨人理想、信念、意志、品格、智慧的凝聚和升華,每一段革命史都是一部生動教材。學習黨的百年奮斗史,深刻感悟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實現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進程,為新時代發揚斗爭精神提供寶貴經驗,同時也積累了斗爭技巧和方法。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