偉大復興征程上一座巍然屹立的里程碑
| 2021-10-22 15:21:02??來源:人民日報 責任編輯:肖練冰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不斷把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偉業推向前進 辛亥革命以來中華民族110年的奮斗歷史,給我們留下了豐富的可資借鑒的歷史經驗。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闡明的歷史啟示,既是對過往歷史的深刻總結,也是對未來征程的科學指引。 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有領導中國人民前進的堅強力量,這個堅強力量就是中國共產黨。在中國共產黨成立前,無數志士仁人為振興中華而探索而奮斗,但由于沒有一個堅強的領導核心,始終未能改變中國一盤散沙的狀態,未能改變中國的命運。中國共產黨成立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有了堅強領導核心。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深刻改變了近代以后中華民族發展的方向和進程,深刻改變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前途和命運,深刻改變了世界發展的趨勢和格局。歷史證明,沒有中國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在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中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道路是最根本的問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唯一正確道路。中國共產黨一經成立,就義無反顧肩負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不斷探索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正確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是黨和人民歷盡千辛萬苦、付出巨大代價取得的根本成就。歷史和實踐已經并將進一步證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條道路符合中國實際、反映中國人民意愿、適應時代發展要求,不僅走得對、走得通,而且也一定能夠走得穩、走得好。 在依靠中國人民自己的英勇奮斗中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依靠中國人民自己的英勇奮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進程,充滿曲折和艱辛。但是,偉大的中國人民從未屈服,而是敢于斗爭、善于斗爭,始終在民族復興的道路上奮勇前行。前進道路上,我們依然面臨各種可以預見和難以預見的風險挑戰,必須保持革命精神和革命斗志,勇于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以敢于斗爭、善于斗爭的意志品質,堅決戰勝任何有可能阻礙中華民族復興進程的重大風險挑戰。 在同舟共濟、加強團結中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必須同舟共濟,依靠團結戰勝前進道路上一切風險挑戰。近代以來,在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的斗爭中,尤其是在抵御外來侵略的危急時刻,中華兒女同心同德,形成了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戰勝了實力遠強于己的外敵。面向未來,我們要緊緊依靠全體中華兒女共同奮斗,堅持大團結大聯合,不斷鞏固和發展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廣泛凝聚中華民族一切智慧和力量,形成海內外全體中華兒女萬眾一心、共襄民族復興偉業的生動局面。 在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中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不僅需要安定團結的國內環境,而且需要和平穩定的國際環境。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不僅是中國人民的長久期望,也符合各國人民利益。歷史充分證明,中國人民不僅希望自己發展得好,也希望各國人民都能擁有幸福安寧的生活。我們必須始終高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旗幟,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推動完善全球治理體系,努力為人類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經過近代以來的長期艱苦奮斗,中國人民創造了令世界刮目相看的偉大成就,迎來了民族復興的光明前景。”愈是此時,愈是深感辛亥革命意義非凡、影響深遠,辛亥革命永遠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征程上一座巍然屹立的里程碑。我們紀念辛亥革命,不僅要緬懷革命先驅的歷史功績,更要傳承他們的偉大精神,向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繼續奮勇前進。(王建朗 作者為清華大學歷史系教授)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