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安鄉:新型糧農黃秀亮 科學種糧收入強
| 2015-08-17 15:47:00??來源:浦城新聞網 責任編輯:施柳清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要種好田,除了勤勞外,還要機械幫忙,技術到位,管理得當。"8月13日,正在田間察看禾苗長勢的萬安鄉大游村村民黃秀亮,說出這幾年他的種糧心得。黃秀亮是大游村的種糧大戶、種田能手,今年種植水稻達224畝,在縣農業局的幫助下,他還建起自己的育秧工廠,投資幾十萬元購買了播種機、插秧機、收割機等各種現代化農機。 "原來沒想過種這么多田,也許機緣巧合吧,還是要回到這片生我養我的泥巴地。"黃秀亮說,2008年以前,他還是在外經商。但家里日益年邁的父母,正在上學的孩子,牽掛著黃秀亮的心。2008年,他放棄外面的生意,返鄉照顧家人。"當時回來,只想把家里口糧田種起來,作為農民總不能讓田荒了吧。"黃秀亮說,那年,他只種糧10余畝,上天總是眷顧有準備的人,那年糧食是喜獲豐收,并且糧價也不錯,讓他看到種糧前景。黃秀亮看到,家鄉外出人口多,留在村里年輕人越來越少,一些偏遠的山垅田都荒了。現在國家的政策也鼓勵土地科學流轉,發展現代農業,實行規模化、現代化經營。第二年他便擴大種植面積,承包種植40余畝,并逐年增加,今年達到224畝。 黃秀亮種植的水稻,都是縣農業局推廣的嘉優99、深兩優5814等優質水稻品種。種糧過程中,黃秀亮深深懂得科學種糧的重要性,他是白天田間忙,晚上看書忙,農用機械、水稻作物的專業書籍放滿床頭。此外,他還三天兩頭往鄉農技站、縣農業局跑,學農技,學田管。目前,黃秀亮種植水稻從播種、育秧、插秧到收割已基本實現全程機械化。這樣,不僅勞動強度大大降低,而且勞動效率也大幅度提高。2014年他就賣糧8萬多公斤,收入達20余萬元。黃秀亮種糧還有個后勤保障,不用擔心銷路問題。因為他與糧食加工龍頭企業旭禾米業簽訂了訂單合同,走上一條公司加農戶的現代農業發展之路。誠信守信的他也贏得了旭禾米業的信任。原來,2012年,訂單的糧價與市場價落差較大,很多簽訂單的農戶都把糧賣給外地米商。而黃秀亮卻沒有這樣做,仍以原價全部賣給旭禾。一份付出,收獲一份回報,他在購買農機、農業生產資金短缺時,旭禾米業老總也是立即伸出援手。今年5月27日,他還與旭禾公司聯手創辦農豐家庭農場。 "我還準備投資10萬元,購買一臺水稻烘干機。"黃秀亮說,原來傳統農業采用路邊和谷坪曬稻谷,一個是不安全,還會有沙石等雜質,采用烘干機,可大大提高大米的品質。據介紹,下一步,他計劃把種糧規模發展到500畝。(葉永仕)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