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派古琴創始人祝桐君舊藏任渭長《野牧圖冊》
| 2014-12-15 08:26:01??來源:浦城新聞網 責任編輯:鄧忠衛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鑒藏者 陶正晨 任熊(1822-1857年),清代晚期著名畫家,字渭長,號湘浦。他幼時家貧,跟塾師學畫人像。青年時曾寓居蘇州、上海,賣畫為生。后流浪到寧波,遇名師姚燮,被收留在其家“大梅山館”學畫,深得宋人筆法。任渭長是繪畫全才,山水、人物等無一不能,畫法宗陳洪綬,線條如銀勾鐵畫,風格清新活潑。人物畫均印為木刻畫譜,流傳甚廣。任氏不但擅長人物,也兼工山水、花鳥,其作品精微絢麗,富有裝飾趣味,具有強烈的個性面目。任渭長與弟任薰,兒子任預、侄任頤稱“四任”,形成“海上畫派”的中堅,而任渭長則是開派之祖,成為近代畫史上具有重要影響的畫家。 此畫冊內容豐富,題材極為廣泛,分別取材于四則典故:“皇初平叱石成羊圖”“孫陽相馬圖”“寧戚飲牛圖”“公孫宏牧豕圖”,皆以一“牧”字相。其人物、牲畜、山石、樹木兼有陳老蓮蒼潤古拙的筆意,筆法挺勁有力,粗簡放縱,構圖新穎,設色艷古雅,富于變化而有裝飾味,別具一格。 《皇初平叱石成羊圖》描繪的是初平少年時在金華山放羊,于15歲得道士指引,到赤松山金華洞內石室修仙。后世稱為黃大仙,著名道教神仙,出生地為現中國浙江省金華市,原是當地的一名放羊的牧童,山中修煉得道。此幅一棵古樹,枝杈枯蔞的老樹,在秋風中顫抖,土坡上黃初平袖手而立,身前一群山羊,其態自在,山石嶙峋,白云滃起,山泉奔流。他的人物畫融合中西、鉤線后,用色深染,深線濃淡,顯然受到水彩的影響,人物略施薄彩,用筆紛披,遒勁圓渾,夾葉一株,參插其中,在樹石密集中起疏通作用。又有秋深木葉丹黃之感。以干筆破鋒皴擦寫人物,很是生動傳神。畫右中自題“皇初平叱石成羊”楷書體,鈐“渭長”朱文印,左下藏家鈐“桐孫”朱文印,“ 螟琴室”白文印,右下藏家鈐“鶴生”白文印,“與古齋祝氏藏” 白文印。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