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在浦城鄉鎮街道黨員干部群眾中引發熱烈反響
| 2025-11-04 15:19:42??來源:浦城新聞 責任編輯:肖練冰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為國家治理現代化描繪了新藍圖,作為基層宣傳委員,我深感使命在肩。”盤亭鄉黨委宣傳委員饒國榮說,貫徹全會精神,關鍵在行動。宣傳干部要學深悟透,當好“明白人”,絕不能“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接下來,饒國榮將認真研讀全會文件,將“國家治理現代化”的宏大主題與盤亭鄉實際緊密聯系,厘清基層要干什么、怎么干,確保方向不偏、行動有力;扎根群眾,當好“宣講員”,推動宣講陣地前移,深入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文化大禮堂,用“家常話”解讀“大道理”,用“小故事”印證“好政策”,借助本土宣講隊,以移風易俗等身邊變化展現治理效能,讓全會精神可感可及、親切管用;務求實效,當好“踐行者”,以全會精神指引主業,管好用活村級廣播、微信群等陣地,壯大主流輿論。 “深入學習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后,我倍感使命光榮、責任在肩。全會審議通過的‘十五五’規劃建議,將‘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扎實推進鄉村全面振興’作為重要戰略部署,為新時代鄉村發展指明了方向,讓我對駐村工作的目標路徑有了更清晰的認知。”楓溪鄉岱后村駐村第一書記蔡書強說。他作為駐村第一書記,將把強化基層黨組織建設作為首要任務,發揮黨組織在鄉村治理、產業發展、民生保障中的引領作用,把黨員干部凝聚成攻堅克難的“主心骨”。同時,用村民聽得懂的語言解讀全會精神,把政策紅利轉化為群眾看得見的變化,激發村民參與鄉村建設的內生動力,讓全會部署在田間地頭落地生根、開花結果,為中國式現代化的鄉村篇章貢獻基層力量。 “作為一名種薏米的農民,我深感二十屆四中全會為咱們農民指明了方向,鼓足了干勁。”官路鄉薏米種植大戶廖水生說道,“全會強調要提升農業綜合生產能力,這說到了我們心坎上。我的薏米地今后要更加注重綠色生態種植,減少化肥農藥的使用,提升薏米品質,爭取賣出好價錢,實現‘優質優價’。這些年黨和政府不斷提高強農惠農富農政策效能,讓我去年在更新農業設備、置辦農業器械上省下不少錢,烘干、倉儲的壓力也小多了。”接下來,浦城縣將繼續堅持薏米深加工,開發薏米加工產品,延長薏米產業鏈。同時,也希望把浦城的薏米產業做大做強,帶動更多人增收,為鄉村振興貢獻一份力量。 “作為一名基層宣傳干部,我將把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作為首要政治任務,并在政策宣講時做到接‘地氣’、冒‘煙火氣’。”濠村鄉黨委宣傳干部蘭晶穎說,接下來,濠村鄉將以“福小宣·閩北講習班”為載體,走進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與田間地頭,用“理論+產業+小故事”模式開展宣講,把“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農業農村現代化”等部署,轉化為濠村藥用銀杏種植的增收故事、生態旅游發展的鮮活案例,用鄉音土話讓群眾聽得懂、有共鳴。同時,深挖仙山崗紅色歷史、古銀杏群生態資源,通過短視頻、鄉土海報等形式講好“浦南蘇區·杏福濠村”故事,讓全會精神走進田間地頭,凝聚起全鄉實干興鄉的共識。 “作為一名基層宣傳干部,通過學習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我對宣傳工作的使命有了更深的體悟。”九牧鎮黨委宣傳干部劉曉婷說。全會提出的“扎實推進共同富裕”“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化”等重要部署,既為宣傳工作指明了方向,更賦予了沉甸甸的責任。劉曉婷深刻認識到,宣傳工作要真正“聲”入人心,不能只講大道理,要從群眾關心的“小切口”入手。在今后的工作中,她將以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為指引,以更加飽滿的熱情和更加務實的作風履職盡責,持續提升政治素養與業務能力。九牧鎮也將充分運用“福小宣?閩北講習班?‘浦’新篇”宣講品牌,依托文化禮堂、說事亭等基層陣地,通過“宣講+故事”“宣講+文藝”等生動形式,把黨的政策與本地發展實踐緊密融合,講好群眾身邊的鮮活故事。 “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中提出‘要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為鄉村發展注入了強大精神動力,讓我倍感振奮、備受啟迪。”管厝鄉水坪村駐村第一書記蔡璇說,水坪村山林資源豐富,他將以全會精神為指引,發揮駐村干部作用,持續推動森林生態銀行建設,借鑒“一村一平臺、一戶一股權”模式,盤活分散林地資源,探索“森林+林下經濟”新模式,培育林下種植銀杏、靈芝等特色產業,讓“綠色資產”變“增收資本”,將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帶動村民增收,讓全會精神在水坪村落地生根。(綜合整理) |
相關閱讀: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