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路鄉:薏米靈芝“一地兩種” 獲生態經濟“雙重效益”
| 2025-10-22 11:08:19??來源:浦城新聞 責任編輯:肖練冰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近日,浦城縣官路鄉信源薏米專業合作社的規范化種植示范基地里人頭攢動,浦城縣發展改革和科技局組織的專家測產組正有條不紊地開展靈芝采收測產工作。在6平方米左右的仿野生栽培樣方面積內,飽滿壯實的靈芝簇擁生長,工作人員小心翼翼地采收、稱重,現場彌漫著豐收的喜悅。
仿野生栽培樣方
測產現場 浦城薏米,又稱“浦薏仁”,是國家地理標志產品,素有“薏米上品”之譽。然而,薏米產業快速發展的背后,卻隱藏著一大難題——秸稈處理。薏米秸稈產量高達谷實的6倍以上,以往僅采用簡單還田方式,不僅資源浪費大,還易引發病蟲害。與此同時,浦城另一特產——靈芝,也面臨著“菌林矛盾”突出、栽培用地緊張的困境。如何破解這兩大產業瓶頸? “利用生態循環技術,將大量的薏米秸稈廢棄物資源用作代料栽培靈芝,同時薏米地的蔭蔽環境和‘林下’空間則可以給靈芝創造仿野生生長的環境。創新性的薏米與靈芝循環復合生產技術模式,在不影響浦城薏米的正常生長的情況下,每畝可增加靈芝的經濟產出5500多元。”省級科技特派員、福建省農業科學院資源環境與土壤肥料研究所副研究員林忠寧表示。 據悉,“薏米與靈芝循環復合生產關鍵技術研究”項目由浦城縣官路鄉信源薏米專業合作社牽頭,聯合省農科院、寧德市農科所等單位共同實施,圍繞靈芝菌株篩選、栽培料配比及套種管理等關鍵技術開展系統研究。該項目通過室內模擬與田間試驗相結合,初步篩選出適宜薏米秸稈代料栽培的靈芝菌株和配方,并優化了套種密度、覆土深度等關鍵參數,形成一套可推廣的標準化栽培技術體系。
薏米地里套種靈芝 此次現場測產選取4個代表性樣方進行實測,結果顯示:樣方平均干重產量達36.69公斤/畝,每畝薏米園可新增經濟效益5502.75元。此外,生產靈芝后的菌棒可直接回施田間,有效改善土壤肥力,促進薏米生長,形成“薏米種植—秸稈利用—靈芝栽培—菌棒還田”的生態循環鏈條。 “我們合作社從2009年成立以來,一直專注薏米產業的規?;l展,現有3200多畝生產基地,年加工能力達1000噸?!表椖控撠熑恕⑵殖强h官路鄉信源薏米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廖小洪介紹。信源薏米專業合作社作為全國農民專業合作社示范社和南平市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近年來持續推動科技合作,舉辦技術培訓和現場觀摩會20多場,培訓3500余人次,帶動科技示范戶10戶,科技示范戶年均增收達1.2萬元以上。 “以前秸稈不知道怎么處理,現在能種靈芝,還能肥田,真是一舉多得?!焙献魃缟鐔T蔣濤英在參與項目生產管理后感慨,該模式不僅提升了資源利用效率,也為當地農戶開辟了新的增收渠道。省級科技特派員、福建中醫藥大學教授李孝棟高度評價該項目:“薏米與靈芝循環復合生產技術模式,可以實現浦城特色道地藥材薏米和靈芝的‘一地兩種’循環復合生產,促進浦城薏米和靈芝產業可持續發展,具有明顯的推廣價值和應用前景?!?/span> 眼下,浦城正以科技為筆,以土地為卷,書寫著一篇“變廢為寶、空間增效、產業融合”的綠色文章。下一步,項目團隊將繼續優化技術參數,擴大示范種植規模,完善技術推廣體系。浦城縣發展改革和科技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全力支持項目實施,推動這一生態循環農業技術轉化落地,助力薏米和靈芝產業提質增效,為鄉村振興注入新動能。(陳紅) |
相關閱讀: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