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文化科技特派團(浦城美術產業鏈)工作對接會召開
| 2025-10-21 11:35:51??來源:浦城新聞 責任編輯:肖練冰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10月20日,福建省文化科技特派團(浦城美術產業鏈)工作對接會在浦城美術館/范迪安美術館召開。
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福建省文化科技特派團(浦城美術產業鏈)專家組組長范迪安,福建省委宣傳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長王建南,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王來文,海峽出版發行集團副總經理謝興權,福州大學黨委副書記黃阿火,南平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陳中民,南平市委宣傳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長許華,浦城縣委書記李江平,浦城縣委副書記、縣政府縣長陳錫明,浙江大學計算機學院教授孫守遷等特派團成員出席。
范迪安在講話中表示,非常榮幸能參加省文化科技特派團工作,此舉是福建省貫徹落實習近平文化思想,以文化為動能推動城鄉融合、鄉村全面振興的重要舉措,是一項具有前瞻性、創新性、示范性意義的文化工程。浦城文化底蘊深厚,發展美術產業基礎良好。福州大學與浦城縣形成的全方位戰略合作,也為特派團的組建提供了豐富資源。專家組成員們要全力落實“福建省文化科技特派團啟動會”的部署要求,加強學習,拓寬視野,精準對接,發揮集體智慧,活化浦城文化資源,探索文化科技融合新路,為縣域經濟發展和文化振興貢獻力量,讓文化成果如浦城丹桂年年飄香。
王建南在講話中指出,推動文化科技融合,是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文化思想的生動實踐,是傳承弘揚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工作期間重要理念和重大實踐的實際行動,是建設更高水平文化強省的有效舉措。做好文化科技特派團工作,要有“功成有我”的使命,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以強烈責任感推動文化繁榮;有“善謀實干”的擔當,科學謀劃、精準施策,推動藝術之城建設和美術產業集聚;有“拴心留人”的機制,強化激勵保障,促進人才鏈與產業鏈深度融合;有“久久為功”的韌勁,突出項目帶動和成果轉化,持續推動文化資源直達基層、服務發展。
黃阿火在致辭中表示,福州大學與浦城縣校地合作基礎堅實,在省委宣傳部指導下,聚焦產業集聚、數字應用與非遺傳承,以美學賦能鄉村建設,福州大學組建了省文化科技特派團。我們將以此次對接會為契機,共同書寫校地合作新篇章的三份答卷:一是組建專項團隊,精準對接美術產業需求;二是搭建轉化平臺,讓實驗室成果變為美術產業動能;三是培育復合型人才,為美術產業發展注入新鮮血液。
陳中民在致辭中表示,浦城歷史文化悠久,書畫藝術氛圍濃厚,民間工藝基礎扎實,具備發展美術產業的獨特優勢。南平又是科技特派制度的發源地。此次省委宣傳部將文化科技特派團試點放在浦城,是對南平浦城資源稟賦與發展潛力的高度肯定。希望浦城縣與特派團專家緊密協作,大膽探索,務求實效,為全省創造可復制、可推廣的“浦城經驗”。讓我們共同努力,推動美術產業結出碩果,為文化強省建設增光添彩。
李江平代表浦城縣委、縣政府向出席本次活動的領導嘉賓表示歡迎。他說,作為福建的“北大門”,浦城歷史悠久、人文底蘊深厚。近年來,浦城縣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文化思想,堅持守正創新,積極推進文化藝術事業繁榮發展。此次被列為省文化科技特派團試點,是推動我縣美術產業鏈發展的寶貴機遇,浦城將全力做好各項支持保障工作,推動美術產業與鄉村振興有機銜接,相信在省文化科技特派團的賦能下,必能為浦城高質量發展注入新的活力、開辟新的前景。
會上,還舉行福建省文化科技特派團(浦城美術產業鏈)授牌;特派團負責人、福州大學廈門工藝美術學院副院長張健匯報美術產業鏈工作對接進展情況和下一步工作安排。
實地了解浦城縣美術產業發展需求 會前,省文化科技特派團成員實地考察了萬安鄉大游村美麗鄉村建設、浦城美術館/范迪安美術館、非遺文創中心及相關企業等,深入了解浦城縣美術產業發展需求,并于考察期間掛牌成立“浦城鄉村振興環境藝術研究院”。(柯聰 吳丹 黃竟軒) |
相關閱讀: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