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城打通“培訓+就業”直通車 為待就業群體鋪就技能成才路
| 2025-10-13 09:40:45??來源:浦城新聞 責任編輯:肖練冰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近年來,浦城縣人社局聚焦待就業群體需求,積極探索“技能培訓+就業指導”新模式,通過深化校企合作、精準對接崗位、搭建成長平臺等舉措,為勞動者打造從技能提升到穩定就業的直通車道。 校企協同,“量身定制”企業所需人才 縣人社局堅持以企業需求為導向,創新推行“企校雙制、工學一體”的新型學徒制培養模式,由企業與技工院校共同承擔學徒培養任務,實現人才“量身定制”。 福建仁宏醫藥、浦金化工等企業與南平技師學院攜手開展的“化工專業”企業新型學徒制培訓,自2020年啟動以來,已累計培養輸送了107名技能人才。 “我們與南平技師學院合作開展化工專業學徒制培訓,學員在理論學習與崗位實踐交替中成長,結業后直接上崗,有效解決了企業技能人才短缺問題。”福建仁宏醫藥人力資源負責人范文婷表示,這種“量身定制”的人才培養模式,既降低了企業招聘成本,又提高了用工質量。 “這種培訓模式最大的優勢是針對性極強,課程內容完全根據企業實際崗位需求設計,學員畢業后能立即勝任工作,大大縮短了適應期。”南平技師學院培訓處負責人陳建國介紹說。 縣人社局通過落實培訓補貼等激勵政策,進一步激發企業參與熱情。目前,全縣高技能人才隊伍規模已達332人,職業覆蓋面持續拓寬,涵蓋評茶員、郵政投遞員、茶葉加工工、育嬰員、茶藝師等多個領域,為縣域產業發展注入了源源不斷的人才活水。
新型學徒制培訓 培訓賦能,打通就業“最后一公里” 針對家政服務等行業“用工難”與“就業難”并存的問題,縣人社局著力搭建職業培訓機構與企業之間的合作橋梁,創新“技能培訓+崗位直通”服務模式,著力打通從培訓到就業的“最后一公里”。 志翔培訓學校主動對接福州廣和母嬰護理公司、福州盈月閣月子中心、浦城養老機構等企業,將技能培訓與崗位招聘有機融合,舉辦母嬰護理、養老護理員等家政類就業推薦暨校企合作活動。 “參加完母嬰護理培訓后,學校直接安排我們到合作月子中心面試,現在我已經順利入職,實現了結業即就業。”通過志翔培訓學校的就業推薦活動,待業在家的李女士找到了心儀的工作,這種“培訓即就業”的模式讓她免去了結業后四處找工作的煩惱,對未來的職業發展充滿信心。 截至目前,該模式已成功為合作企業推送合格就業人員百余人次,實現了培訓成效與企業需求的高效銜接。
母嬰培訓 多元成長平臺,拓寬技能成才路徑 一技之長,如何精益求精?浦城縣通過搭建多元成長平臺,為技能人才鋪就了不斷向上的階梯。 “技能競賽不僅是競技場,更是與同行高手切磋的‘練兵場’。”榮獲省級剪紙項目銀獎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浦城剪紙市級傳承人王旭感慨,正是競賽的經歷讓她開闊了眼界,并獲評“省級技術能手”,實現了職業道路上的關鍵飛躍。據統計,全縣已舉辦各類職業技能競賽12場,通過競賽,共有46人晉升高級工、92人晉升中級工,并有34人分獲縣級技術能手、7人分獲市級技術能手稱號。 同時,我縣大力推進“技能大師工作室”建設,目前已成功打造省級技能大師工作室1個、市級技能大師工作室9個,市級技能大師5人。這些工作室如同“人才孵化器”,充分發揮高技能領軍人才的“頭雁效應”,在帶徒傳技、技藝傳承方面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校企合作簽約儀式 “下一步,我們將強化政策賦能,通過政策宣講會、‘一對一’走訪等形式提升企業參與積極性。同時深化校企協同,針對企業需求優化培訓方案,簡化補貼流程,積極探索‘訂單式培養’等更緊密的合作模式,為待就業群體提供更加精準高效的職業培訓和就業指導服務。”縣人社局就業股負責人林阿靜說。(黃娜) |
相關閱讀: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