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城法院:遺產繼承起糾紛 傾力調解續親情
| 2025-09-24 09:58:44??來源:浦城新聞 責任編輯:肖練冰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近日,浦城法院水南法庭成功調解一起因遺產繼承引發的糾紛案件,不僅維護了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更彰顯了司法的溫情與公正。 周某與劉某夫婦生前置辦了多處房產,二人先后去世,未留下遺囑。夫婦共育有五名子女:周大姐、周二姐、周二哥、周小弟以及已故的周大哥(其妻為張某,育有一子小周)。2022年,案涉房產面臨拆遷,子女們共同委托周二哥辦理拆遷補償事宜,但在簽訂拆遷協議后,周大姐卻提出異議,稱母親曾在父親去世時明確表示將其中一套房產留給兩個女兒,當時其他兄弟并未反對,然而該套房產的拆遷協議中卻沒有她和周二姐的名字。之后,周大姐在與周二哥和周小弟協商該問題時發生爭吵,矛盾逐漸激化,最終周大姐訴至法院。 案件受案后,承辦法官詳細了解案件情況,面對周大姐對遺產范圍不清晰的問題,主動多次走訪相關部門調取證據,并耐心向當事人講解繼承法律知識。 由于案情較為復雜,承辦法官決定先開庭審理。庭審中,雙方各執一詞,周大姐主張所有房產均屬遺產,應由所有繼承人共同繼承;周二哥與周小弟則辯稱部分房產已在父母生前處置,且長期由三兄弟實際管理、翻新建造,不應納入遺產范圍,周小弟還表示周大姐未盡贍養義務,應無權繼承。 在厘清該案的爭議焦點及被繼承人的遺產范圍后,承辦法官本著修復親情、化解矛盾的理念,在庭審結束后,逐一約談雙方當事人,充分傾聽雙方訴求背后的情感需求,并釋法說理,引導當事人換位思考。 在雙方達成初步調解意向后,承辦法官多次采取“背靠背”“面對面”的調解方式,將繼承、贍養等法律規定融入溝通過程,從法理出發,幫助當事人厘清法律邊界,之后又從親情的角度,充分發揮周二姐在兄弟姐妹之間“親情調解員”的作用,喚醒兄弟姐妹之間的溫情。 經過不懈努力,雙方終于達成一致調解意見,周大姐和周二姐繼承父母一套房產的拆遷補償權益,對于其他的財產亦達成了一致的處理意見。這場兄弟姐妹間的遺產糾紛,在司法溫情與公正的呵護下圓滿落幕。 浦城法院將繼續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深化“法護家安”家事少年審判品牌建設,秉持“以調促和,親情修復”的理念,充分發揮調解在家事少年案件中的柔性優勢,以司法溫度培育良好家風,切實增強人民群眾的司法獲得感和幸福感。(何雅婷 張霞) |
相關閱讀: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