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化山海協作 促進區域協調發展
| 2025-08-06 09:51:19??來源:福建日報 責任編輯:肖練冰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杜威望 中共福建省委十一屆八次全會強調,堅持把新時代山海協作作為重要抓手,推動形成極核帶動、多點支撐、山?;?、全域協同的發展態勢,著力在構建區域協調發展和城鄉融合發展新格局上作出示范。強化山海之間緊密協作,健全深化山海協作機制,拓展山海產業合作“新載體”,暢通山海交通互聯“大動脈”,打造山海攜手惠民“連心橋”。 山海協作是福建推動區域協調發展的關鍵路徑和特色優勢,新征程上,深化拓展山海協作,必將為福建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奮勇爭先注入強大動力。 ◆山海協作仍需進一步完善 福建山海協作源遠流長,歷經四十余年探索,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推動區域協調發展之路。盡管山海協作取得顯著成效,但對照新時代新要求,仍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 一是協作機制有待健全完善??鐓^域協調機制還不夠順暢,部分地區和部門的山海協作“一盤棋”意識有待加強。利益共享和成本分擔機制尚未完全理順,特別是飛地經濟的稅收分成、統計指標分配、土地指標調劑等體制機制障礙依然存在。協作事項督促落實機制不夠有力,常態化互訪交流還需制度化保障。二是產業協作深度廣度不夠。產業飛地和科創飛地的示范帶動效應尚未充分顯現,山區承接產業轉移的基礎條件和配套能力相對薄弱。產業鏈協作層次偏低,尚未形成穩定的“鏈主+配套”產業生態。聯合招商機制不夠完善,山海雙方在招商信息共享、項目聯合引進等方面協同不足。三是基礎設施互聯互通仍有差距。山海之間的快速交通網絡還不夠完善,部分山區縣到沿海中心城市的時間距離仍然較長,制約了要素流動效率。數字基礎設施建設不平衡,山區在5G網絡覆蓋、工業互聯網應用、數據中心布局等方面相對滯后。現代物流體系不夠健全,冷鏈物流、智慧物流發展不足。四是公共服務共享水平有待提升。優質教育資源向山區輻射的廣度和深度不夠,教師交流、遠程教學等機制還需完善。醫療服務能力不均衡,山區優質醫療資源相對匱乏。人才雙向流動機制不夠靈活,山區普遍面臨人才引進難、留住難的困境。公共服務標準化建設推進不夠均衡,山區在養老、文化、體育等領域的服務供給與群眾需求還有差距。 ◆新時代深化山海協作的路徑 面向新征程,福建山海協作需要在更高起點上謀劃推進,在更深層次上破題突破,在更廣領域上拓展深化。關鍵在于抓住機制、產業、設施、服務四個著力點,推動山海協作向全方位、寬領域、深層次邁進。 健全深化山海協作機制。機制創新是山海協作的關鍵所在。這要求我們建立強有力的統籌協調機制,完善“市對市、縣對縣、部門對部門”的立體協作體系,推動福州與南平、廈門與龍巖、泉州與三明等深化全方位合作。創新利益聯結機制至關重要,廈龍合作區已在創新完善產業飛地共建共享機制方面取得突破,明確由廈門引進企業的稅收收益廈門、龍巖按4∶6分成。建立常態化互訪機制,黨政主要領導每年至少召開一次聯席會議,分管領導每半年開展一次互訪交流,確保協作事項落地見效。完善要素雙向流動機制,既要推動沿海資金、技術、人才向山區流動,也要促進山區勞動力、農產品、生態資源向沿海輸送,形成良性互動格局。 拓展山海產業合作新空間。產業協作是實現山海共贏的核心載體。支持沿海地區在山區設立產業飛地,山區在沿海設立科創飛地,打造“研發在沿海、轉化在山區”的創新模式。深化“鏈主+配套”協作,發揮沿海龍頭企業引領作用,推動山區企業深度融入產業鏈供應鏈,形成分工合理、優勢互補的產業體系。構建聯合招商機制,整合山海兩地招商資源,共同引進重大產業項目,推動產業集群協同發展。培育灣區經濟新動能,加快廈門灣、泉州灣、湄洲灣等與山區腹地聯動發展,打造陸海統籌的產業協作新格局。 暢通山海基礎設施互聯互通?;A設施是山海協作的重要支撐。加快推進標志性重大項目建設的部署,強化基礎設施共聯,暢通山海交通互聯大動脈,推動形成快速便捷、通達高效的多式聯運交通物流體系。為此,必須加快構建山??焖俳煌ňW絡,推進溫福高鐵、龍龍高鐵等重大項目建設,縮短山海時空距離,形成“211”交通圈。推進數字基礎設施共建共享,加快5G網絡、工業互聯網等新基建向山區延伸覆蓋,消除“數字鴻溝”。統籌能源設施協同布局,發揮山區資源優勢建設抽水蓄能電站、風電光伏基地,保障沿海能源需求。完善現代物流體系,建設山海聯動的冷鏈物流網絡,打通農產品出山和工業品下鄉的雙向通道。 深化山海公共服務共建共享。民生福祉是山海協作的根本目的。推動基本公共服務資源下沉,統籌城鄉區域公共服務資源高效配置,推進城鄉緊密型教育共同體和縣域醫共體建設,著力促進公共服務優質均衡發展。具體而言,建立教育協作長效機制,推動沿海優質教育資源向山區輻射,開展教師互派、遠程教學、職業教育合作,提升山區教育質量。深化醫療衛生對口幫扶,推進省市優質醫療機構與山區縣醫院結對共建,開展遠程診療、專家坐診、技術培訓,讓山區群眾就近享受優質醫療服務。促進文旅融合發展,整合山海文旅資源,打造跨區域精品旅游線路,實現客源互送、市場共享。搭建就業服務平臺,定期舉辦山海協作專場招聘會,促進勞動力有序流動和充分就業。 [作者系中共福建省委黨校(福建行政學院)副教授] |
相關閱讀: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