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合一”機制結出“金疙瘩”:水北街鎮地瓜產業鋪就振興路
| 2025-07-07 09:58:20??來源:浦城新聞 責任編輯:肖練冰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7月的浦城暑氣漸濃,水北街鎮曹村村的地瓜田里卻透著沁人綠意。種植大戶種植大戶林細友蹲在田壟邊、撥開表層泥土,指著底下郁郁蔥蔥的藤蔓笑道:“這可不是雜草!種地瓜講究‘不動土地’,越翻藤反而結不出好瓜。你看這藤葉厚實、根莖壯實,今年的地瓜肯定又大又甜。”他眼角眉梢的喜悅,正是水北街鎮以“五合一”機制激活鄉村振興動能的鮮活寫照。
農戶正在給查看地瓜長勢 “通過常態化‘黨建體檢’,我們對全鎮閑置廠房、零散土地等資源全面摸底,登記造冊,為產業布局筑牢了數據根基。”水北街鎮黨委副書記王紅介紹。依托這一機制,該鎮鄉村振興公司(浦城縣水北云峰產業發展有限公司)聯合24個行政村,創新推出“資金入股+收成分紅”模式,共同投入1100余萬元資金收購巖鼻村123號廠房,并升級改造為標準化加工場地,不僅盤活了“沉睡”的集體資產,更打通了地瓜、葛根、觀前紅菇等特色物產從田間直達加工車間的“最后一公里”。如今,這些蒙塵的廠房已然成為產業鏈上的關鍵節點,預計每年可為聯建村集體帶來近160萬元的穩定增收。 在“到南平去、助鄉村興” 數字化平臺上,該鎮的農特產品早已打破山界“觸網遠航”,平臺實時更新種植基地生長動態、產品溯源信息,更鏈接了廈門、福州等城市的采購銷售渠道,讓山間的“土疙瘩”順著網線走進都市餐桌。“今年首批地瓜將通過平臺啟動預售,我們還全新上線‘認養地塊’項目,消費者可實時查看認養地生長動態。”王紅介紹,這種“看得見的生長”不僅為農產品添了份安心背書,更悄然拉近了城市與鄉村的距離。 “小地瓜能成大產業,關鍵靠產業鏈托舉。”王紅口中的產業鏈,正是“五合一”機制中“創建鄉村振興公司和村股份合作社”的核心成果。該鎮鄉村振興公司與廈門博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深度協作,在巖鼻村打造“瓜果一體”標準化加工基地,這里將配齊生產車間、研發室等功能區,引入自動化全控設備,構建起“種植-加工-倉儲-銷售”的全鏈條體系。屆時,田間鮮品將在家門口轉化為地瓜泥、葛根茶等附加值產品,每斤價值可提升3倍,讓土物產真正賣出“金身價”。 產業鏈的強健,離不開要素保障的持續“輸血”。在“五合一”機制“要素保障”環節,該鎮鄉村振興公司與中國農業發展銀行浦城支行達成7000萬元鄉村振興項目授信,首批520萬元已注入加工基地建設。“今年預計每畝地瓜6000斤,按0.7元/斤保底價算,農戶每畝純收入能達2000余元,而加工后的產品溢價將讓分紅蛋糕越做越大。”王紅算起經濟賬時難掩笑意。 如今,田壟間的綠意正蔓延成產業興旺的鮮活底色,農戶的笑容勾勒出百姓富足的生動輪廓,一幅“產業扎根鄉土、富足惠及萬家、和美浸潤鄉村”的振興畫卷正在該鎮徐徐鋪展。 據悉,浦城縣以深化“五合一”機制為核心紐帶,將產業振興鏈條深度嵌入全域發展環節,協同之力持續增強,精心構建“二試帶多點”的農文旅融合、生態康養全域產業布局,不斷提升資源附加值,打造獨具特色的鄉村旅游品牌,全方位激活鄉村經濟發展動能。(徐裕 葉彥曦)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