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薏米串起大產業 全鏈發力激活鄉村振興新動能
| 2025-07-07 09:56:32??來源:浦城新聞 責任編輯:肖練冰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7月3日,在浦城縣官路鄉官路村生態化種植示范基地里,官路鄉農技站站長邱國富正彎腰指導農戶:“薏米當前正處于苗期,這一時期需注意追施化肥,定期開展除草工作,同時要留意葉片是否出現蟲孔。”
農技員指導農戶薏米苗期注意事項 浦城薏米有著4000多年的種植歷史,是福建省名特優農產品,2008年被列入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以其粒大、潔白、品味佳而備受好評。官路鄉作為浦城薏米的核心產區,憑借獨特的土壤土質和區域氣候小環境,為薏米生長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官路鄉的薏米種植面積占全縣90%以上,2024年達8300畝,年產薏米谷超1600噸,產值3200萬元,戶均種植年純收入超5000元。 “今年我和我兒子種了將近300畝的薏米,相比于去年增加了100畝左右。這幾年種薏米,收入一年比一年好,產量也穩當,收下來的都能賣出去,所以今年就多種了些。”官路鄉種植大戶廖水生告訴記者,正是有了農科院在種植技術、土壤改良、病蟲害防治等方面的有力支持,官路鄉的薏米種植面積才不斷擴大,產量持續提升。
連片薏米種植地 為什么種植戶愿意拓寬種植面積,這背后離不開科學的支撐與系統的保障。近年來,浦城縣成立了薏米產業發展協調小組和國家級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管理委員會,統籌農業農村、財政、市場監管等多部門力量,全方位推動產業前行。在政策的支持下,種植戶的底氣更足了,官路鄉的薏米種植戶能享受20元/畝的保險,其中種植戶承擔20%,縣財政補貼80%,即補貼16元/畝;依托浦城縣進一步加強糧食生產政策,持續對連片種植薏米100畝以上的種植主體,給予100元/畝的補助。 “依托福建省特色現代農業發展專項資金項目,我們還爭取到20萬元專項資金,用于‘浦薏6號’的提純復壯與示范推廣項目,確保種源優質。”官路鄉黨委副書記葉濤告訴記者,以“提單產、提品質”為目標,按照每畝補貼2400元的標準,在官路鄉整鄉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配套機耕道、灌渠,推廣機械化栽培和“綠肥+”技術,“現在連片的薏米田,從播種到收割都能機械化,秸稈還田還能肥地,病蟲害也少了。”廖水生說。更值得一提的是,官路鄉正打造省級道地藥材GAP種植基地,實行“六統一”管理,讓每一粒薏米都經得起檢驗。
薏米交易市場
官路薏米小鎮 好的薏米,還需好的加工,才能最大程度發揮其價值。近年來,官路鄉依托自身優勢,著力推進薏米精深加工產業發展,不斷拉長薏米產業鏈條,全力增強其應用價值與文化影響力。目前,全鄉擁有薏米專業合作社14家,其中國家級示范社2家,省級示范社1家。“從最初的簡單晾曬、脫殼,到如今開發出薏米酒、薏米粽、薏米糕、薏米紅豆粉、薏苡仁油膠囊等多種深加工產品,我們鄉的薏米加工產業不斷升級,產品附加值不斷提升。”葉濤介紹道,全鄉目前已擁有薏米酒生產作坊15家,薏米酒企業1家,年產薏米酒400余噸;全縣發展薏米專業合作社等經營主體20多個,其中獲得“浦城薏米”地理標志使用權的有“仙芝樓”“木樨園”“三葉食品”等7家經營主體,加工產值較傳統銷售翻了幾番,曾經的“土疙瘩”變成了“金疙瘩”。 為了提升農產品附加值和產業價值,浦城縣充分利用“福九味”中藥材產業集群項目資金扶持官路鄉建設薏米康養小鎮,配套建設閩浙贛省際邊貿薏米交易市場等。“薏米交易市場目前已完工,下一步準備驗收后投入使用。”官路鄉鄉村振興發展中心主任周翔說,市場內設展示中心、交易中心、檢測中心、直播中心、薏米文創體驗中心等,其周邊的官路薏米商貿一條街庭院經濟項目也已完工,為薏米及其產品提供了一個集中展示、交易的場所,解決薏米品質保障及供銷難的問題,使官路薏米康養小鎮功能更完善、業態更豐富,讓官路薏米品牌形象更統一、品牌文化價值更深厚。 “下一步,我們將積極推進浦城縣官路鄉薏米酒商業窖藏綜合體、浦城縣官路鄉薏米產業觀光園、浦城縣薏米一二三產融合示范基地的建設工作,進一步發展壯大我鄉薏米產業,為實現鄉村振興貢獻更多力量。”葉濤說。(曹歆雨 程張寰)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