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城忠信水稻制種插秧忙
| 2025-06-09 10:27:43??來源:浦城新聞 責任編輯:肖練冰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進入6月,降雨充沛。5日,浦城縣忠信鎮的各家制種公司及制種大戶搶抓農時,人工、機械齊上陣,積極開展水稻制種基地插秧工作,推進制種水稻插秧,為確保今年水稻制種穩產增收夯實基礎。
村民在連片水田里插秧 “制種季的時間就是效益,早一天插下去,就多一分主動!”田里插秧的李哥身后留下行行整齊嫩綠的新秧,他抹了把汗,指向身后連片的水田介紹道。而在一些田塊,經驗豐富的農民卷起褲腿,俯身彎腰,熟練地進行人工補秧。 為何此時須爭分奪秒?忠信鎮農技站站長江世輝點出了關鍵:“用來制種的雜交水稻父母本,其生育期比普通商品稻要短。眼下進行的是第二批秧苗插秧,6月初插秧,9月初即可迎來收獲;相比之下,普通水稻則需再生長約20天。”這種“短平快”的特性,為全年多批次制種、靈活應對市場及規避后期潛在災害風險贏得了寶貴時間窗口。 這“快人一步”的背后,是科技力量的堅實支撐。在忠信鎮核心制種區,農技人員根據氣象部門提供的預報,制定精細管理方案。同時,統一催芽、集中育秧等技術保障了秧苗的健壯整齊,為高產打下第一塊基石。 浦城正在爭創國家級水稻制種大縣,制種產業已成為撬動當地鄉村振興、促進農民增收的重要支柱。忠信鎮是其核心產區之一,今年,全鎮制種面積將達1.9萬余畝,居全縣之首。
江世輝(右)和王慶聰在田邊交流,對今年的豐收充滿信心。 一位在基地務工的村民算了一筆賬:“土地流轉有租金,農忙時在基地干活每天能掙200元以上,技術熟練工收入更高。都比單純種自己的那幾畝田劃算多了。” “我們正全力打造‘浦城種子’區域品牌,從源頭嚴把質量關。”東南天力種業有限公司技術負責人王慶聰介紹,忠信鎮政府積極穿針引線,推動“公司+合作社+農戶”的緊密聯結模式,提供從親本供應、技術指導到訂單回收的全鏈條服務,讓農戶種得安心,賣得放心。此外,高標準農田建設的推進和農田水利設施的持續改善,為產業提供了更堅實的硬件保障,制種企業也必將迎來更多的發展機遇。 “下一步,我鎮將繼續深化‘科技賦能’,加快引進無人機植保、智能灌溉等新技術,探索數字化田間管理平臺建設,推動制種生產向智慧化、精準化躍升。”江世輝說。(柯聰 葉彥曦 楊婉婷)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