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北街鎮:雨季里的紅薯豐收“秘訣”
| 2025-05-30 11:02:25??來源:浦城新聞 責任編輯:肖練冰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別小看這些小紅薯,里頭藏著不少科學門道呢!”5月24日,浦城縣水北街鎮曹村村的紅薯地里迎來了一位“貼心人”——省級科技特派員、廈門大學教授黃榮裕。
科技特派員田間指導農戶 黃榮裕蹲在田埂邊,向農戶講解:“雨水季節雖然有利于紅薯生長,但也容易引發病蟲害和田間積水問題。一是要做好通溝排水,避免積水把根浸爛。二是要搶抓雨歇窗口期,做好紅薯的病蟲防治,例如使用枯草芽孢桿菌制劑。在天晴的時候,可以適量追施一些氮肥和鉀肥,提高產量和品質?!?/span> 近年來,水北街鎮堅持黨建引領,不斷運用推廣“雙領辦”模式,采用“振興公司+企業+合作社”運行機制,為水北街鎮瓜果加工基地指定原料供應商,為其直接提供生產所需原料。 “我們基地目前種有130多畝紅薯,鎮政府經常組織農技專家下來給我們指導。等紅薯采收,‘鄉村振興公司’就會直接收購,為我們解決了后顧之憂?!逼殖强h稻盛生態農業專業合作社負責人算了一筆賬:“今年130畝紅薯,預計收入55萬元,村民人均增收3000元!” 科技特派員制度是黨的二十大關于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戰略部署中一項十分重要的農村工作機制創新?!包S教授帶著種植技術組建‘田間課堂’,把實驗室里的科研成果‘翻譯’成農民聽得懂的土方法?!彼苯宙傕l村振興發展中心主任徐楊俊指著連片的紅薯基地感慨道:“過去農戶憑經驗種植,現在跟著科技特派員不僅提升了專業知識,還提升了農戶的種植技術?!比缃?,科技特派員制度已從“技術輸血”轉向“產業造血”,通過“專家鏈+產業鏈”的深度耦合,在種質資源、農產品精深加工領域助力鄉村全面振興。 從“靠天吃飯”到“科技種田”,水北街鎮用接地氣的辦法,幫曹村村解鎖了紅薯豐收的“幸福密碼”。正如黃榮裕所說:“科技不是冷冰冰的公式,而是讓農民口袋鼓起來的金鑰匙?!?/span>(水北街鎮供稿)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