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話經濟助力浦城“古道經濟帶”發展
| 2025-05-19 10:23:54??來源:浦城新聞 責任編輯:肖練冰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5月15日晚,浦城縣依托“夜話經濟”活動載體,在縣政府常務會議室舉行2025年浦城縣“夜話項目”系列活動之“夜話古道”,以“弘揚古道文化,做強浦城文旅融合產業項目”為主題,深入挖掘浦城古道文化價值,推動“文化+旅游+產業”融合發展,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古道經濟帶”,為賦能鄉村振興凝聚智慧力量。縣領導李江平、陳錫明、馬愛嬌、胡軍、孟世芬、楊先招等出席。 活動中,縣文體和旅游局系統介紹了浦城古道的歷史背景與當代價值:浦城自古為福建連接中原與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門戶,境內現存古道14條(段),總長約200公里,涵蓋商路貿易、軍事防御等功能,其中8條列入各級文物保護單位,“北道”遺存尤為豐富。 九牧、盤亭等鄉鎮結合實踐經驗,提出打造特色民宿集群、生態農業觀光等項目;臨江、石陂、忠信、官路等鄉鎮聚焦基礎設施建設、非遺活態傳承等方向建言獻策;特邀專家建議引入數字化技術、跨區域聯動機制,推動古道的保護與開發科學化、可持續化。 縣委書記李江平強調,全縣各級各部門要立足豐富的古道文化資源,結合“十五五”規劃編制,加強謀劃布局,精心組織實施,全力打造浦城“古道經濟帶”。要系統梳理,全面保護,筑牢文化根基。全面普查古道資源,建立數字化檔案庫,劃定保護紅線,保護好歷史文化遺存。要聚焦重點,分步實施,激活示范效應。以世遺6號風景道為軸,優先推進仙霞古道核心段(深坑—梨嶺關)修復工程,串聯沿線景觀,形成規模化風景線。要文旅融合,多元發展,釋放發展動能。推動古道文化和旅游、生態、數字技術深度融合,植入非遺展示、研學體驗等業態,讓古道煥發新活力。 縣委副書記、縣長陳錫明指出,要科學規劃、精準施策,高質量推進古道文旅開發工作。要立足古道歷史文化底蘊,講好“仙霞故事”,避免同質化開發,探索可復制的文旅融合模式。要借勢發力,搶抓國家文化保護政策機遇,積極爭取專項債等資金支持,統籌謀劃重大項目,確保文化遺產“留得住、傳得下”。要聯動發展,深化地域協作,共建跨省文旅品牌,打造“古道+世遺+生態”特色線路,推動區域資源共享、客源互送。(柯聰)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