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發揮家庭家教家風建設在基層治理中的作用
| 2025-05-15 10:25:48??來源:福建日報 責任編輯:肖練冰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吳建銘 羅向陽 基層治理是國家治理的基石,而家庭則是基層治理的最小單元。在中國歷史文化語境中,家庭家教家風承載著特殊的意義。良好的家庭家教家風,猶如堅實的基石,支撐著基層社會的和諧穩定。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不論時代發生多大變化,不論生活格局發生多大變化,我們都要重視家庭建設,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深刻闡明了家庭家教家風建設在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中的重要地位,也為新時代推進家庭家教家風建設、助力基層治理提供了根本遵循。 家庭是社會價值觀傳承的重要載體。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家庭和睦則社會安定,家庭幸福則社會祥和,家庭文明則社會文明”。這一重要論述深刻揭示了家庭與社會之間的內在聯系,強調了家庭在社會治理中的基礎性作用。作為社會的基本細胞,家庭承擔著傳承和弘揚社會主流價值觀的重要使命。在家庭生活中,父母長輩通過言傳身教,將誠實守信、尊老愛幼、團結互助等傳統美德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遞給下一代。相較于社會與學校教育的廣泛性,家庭教育顯得更為專一,有利于促進家庭組織內形成好的行為規范和道德自覺。當每個家庭都能秉持正確的價值觀念,整個基層社會的道德風尚和精神面貌將得到極大提升,為基層治理營造良好氛圍、提供有效的治理方法和途徑。 家教是塑造個人品德和行為規范的關鍵環節。習近平總書記希望大家注重家教,他指出:“家庭是人生的第一個課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們從牙牙學語起就開始接受家教,有什么樣的家教,就有什么樣的人。家庭教育涉及很多方面,但最重要的是品德教育,是如何做人的教育。” 可以說,科學的家庭教育方式,能夠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培養良好的品德修養和行為習慣。在家庭教育中,注重培養孩子的自律意識、責任感和團隊合作精神,使其在成長過程中學會尊重他人、遵守規則、積極進取等優秀品質,并將伴隨孩子一生,成為他們在社會生活中立足的根本。當每個家庭都能重視家教,培養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四有”公民,基層社會的秩序將更加井然,更能為基層治理筑牢思想道德防線。 家風是基層社會風氣的重要引領。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千千萬萬個家庭的家風好,子女教育得好,社會風氣好才有基礎”。歷史和現實表明,只有家風清、家風正,社會風氣才能欣欣向榮、蒸蒸日上。優良的家風是基層治理不可或缺的文化底蘊,為基層善治提供了豐厚的文化滋養和精神支撐。一方面,良好家風有利于推動形成向上向善的社會風尚。家風是社會風尚的重要組成部分,優良的家風能夠引領社會風氣向上向善。另一方面,優良家風能為基層治理提供道德滋養。基層治理的根基在于人民群眾的支持和參與,而優良家風正是凝聚人心、匯聚民力的重要紐帶。家風問題是社會建設的深層次問題,一個家庭如果家風正、家教嚴,就能培養出有責任感、有擔當的公民,愿意為社區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這樣的家庭多了,基層治理的根基就更加牢固,社區的發展也就更有保障。 在充分肯定家庭家教家風建設對基層治理重要支撐作用的同時,也要清醒認識到當前我們仍面臨諸多現實挑戰。比如:代際價值觀差異引發的家庭矛盾日益增多,在婚戀觀念、教育方式等方面存在明顯分歧;基層家庭文明建設投入不均衡問題仍需重視,部分地區家庭教育公共資源配置相對不足;部門協同機制尚不健全,家庭教育指導服務、相關平臺建設等存在資源分散現象;長效化建設有待加強,科學有效的評價激勵機制尚未完全建立。針對這些問題和挑戰,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要“注重發揮家庭家教家風在基層社會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到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加強家庭家教家風建設”,再到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將“健全發揮家庭家教家風建設在基層治理中作用的機制”列為一項重要的改革任務,進一步突顯了家庭家教家風在中國式現代化中的重要地位。我們要把黨中央決策部署落到實處,動員社會各界廣泛參與家庭文明建設,推動形成愛國愛家、相親相愛、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會主義家庭文明新風尚。 具體而言,一是強化家庭成員責任意識,通過廣泛開展家庭文明宣傳活動,及時掌握家庭成員的思想動態、價值觀念與生活方式,引導家庭成員樹立正確的家庭觀念,增強家庭責任感和歸屬感。二是積極健全家庭教育支持服務體系,提升家庭教育專業化水平,幫助家庭解決好子女教育、婚姻輔導、心理咨詢等現實難題,努力提升家庭教育的科學性、系統性與針對性。三是深入挖掘、弘揚傳統優良家風,結合新時代要求,廣泛開展“最美家庭”等典型示范活動,通過公益廣告、家風故事分享會等形式,引導家庭成員總結、提煉家訓家規,讓良好家風深入人心。四是推動家庭建設與基層治理深度融合,積極發揮家庭在社區志愿服務、環境衛生整治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不斷優化基層社會治理環境。 家庭家教家風建設是篇大文章,需要綿綿用力、久久為功。當每個家庭都成為文明和諧的港灣,當優良家風成為浸潤人心的力量,基層治理的“毛細血管”必將更加通暢,社會治理的“神經末梢”必將更具活力。新時代新征程,推進家庭家教家風建設,要以更大力度推動家庭建設與基層治理深度融合,讓優良家風成為基層善治的“精神基因”,讓家庭文明成為社會文明的“源頭活水”。 [作者單位:福建開放大學。本文是2024年度福建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一般項目“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家庭教育重要論述的核心要義與實踐價值研究”(項目編號:FJ2024XZB031)階段性成果]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