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省專家走進浦城聚力耕地質量提升
| 2025-04-27 10:07:17??來源:浦城新聞 責任編輯:肖練冰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4月25日,農業農村部耕地質量監測保護中心主任吳洪偉,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所長沈仁芳,農業農村部耕地質量中心總農藝師馬常寶,福建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郭宋玉,農業農村部農田建設管理司耕地質量處二級調研員袁曉奇,南平市農業農村局黨組書記、局長戴樹彪,福建農林大學教授廖紅,以及來自全國16個省份的50余位農業專家、政府部門代表和科研機構負責人等齊聚浦城,圍繞耕地質量提升工作展開實地調研、技術研討與經驗交流。浦城縣人民政府縣長陳錫明、副縣長林武俊分別參加。
在忠信鎮高標準農田核心示范點 站在忠信鎮高標準農田核心示范點的田埂上,微風拂過連片規整的稻田。“這片田過去地塊零散、地力貧瘠,如今通過‘工程整治+增施有機肥+土壤調理劑’模式,土壤有機質含量提升了,近年水稻畝產連續增長。”當地農技員手捧一把黝黑的泥土向專家們介紹。
石陂鎮申明村綜合治理示范點
無人機噴灑化肥 石陂鎮申明村綜合治理示范點采用“秸稈還田+綠肥種植+有機肥+土壤調理產品”技術,持續優化土壤理化性狀,以此實現增產與生態雙贏。在該示范點,調研組紛紛看向田邊的做法介紹:結合油菜籽粒收獲,利用機械粉碎油菜秸稈還田,油菜秸稈還田量為500—1000公斤/畝,通過機械將顆粒牡蠣殼土壤調理劑100—200公斤/畝、顆粒有機肥50—100公斤/畝、配方肥30—50公斤/畝,一次性施用到田。
在臨江鎮土壤改良技術示范點 臨江鎮土壤改良技術示范點創新“有機肥精準施用+無人機智能管理”模式,化肥用量減少,稻米品質顯著提升。微風拂過稻田,一排排嫩綠的稻苗隨風搖曳,長勢格外喜人。福建農林大學教授廖紅蹲下身子,抓起一把土壤展示,“土壤變得疏松綿軟,捏起來能成團、落地能散開,就是土壤結構改善的直觀體現。”
專家學者對浦城開展的耕地質量提升工作給予充分肯定,他們表示,耕地質量是保障糧食安全的核心要素,需通過科技賦能與跨區域協作推動耕地健康可持續發展。 近年來,浦城縣因地制宜探索出多種耕地治理技術模式,通過綠肥輪作、有機肥替代、秸稈還田等集成技術,讓8萬余畝耕地有機質含量明顯增加,實現耕地地力與糧食產能雙提升。 “下一步,我們將以本次活動為契機,深化耕地治理實踐,希望在眾多專家學者為浦城把準脈、開好方的基礎上,浦城經驗能成為全國耕地保護的生動樣本。”浦城縣政府副縣長林武俊說。(柯聰 何周超 宿雯鑫 陳蓉)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