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江鎮:家門口的農事“超級服務站”來襲!
| 2025-04-14 10:54:11??來源:浦城新聞 責任編輯:肖練冰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日前,在農事服務中心內,10臺糧食烘干機一字排開,沾染著些許濕氣的稻谷在這里將變成干燥的谷粒。
烘干機 “現在的糧食作物,從耕地、種植、施肥,到最后的收割、烘干、秸稈處理等環節,全部靠專業機械來完成的,這要放在過去,想都不敢想?!鞭r事服務中心負責人周小榮感慨道。在農業現代化浪潮中,機械化、智能化、集約化的農業服務模式正成為推動鄉村振興的重要力量。臨江鎮農事服務中心在轄區春耕備耕生產中發揮著關鍵作用,創新服務模式,引領農業發展新篇。
暗化室
立式存儲倉 臨江鎮農事服務中心位于錦城村,占地面積約3700平方米。目前,中心配備了臥式烘干機10臺、立式存儲倉3臺、無人機3臺、暗化室2座、連體育秧煉苗棚23畝、流水線播種機2臺等設備。此外,中心還計劃購入 100噸烘干機1套5臺、收割機2臺、插秧機1臺、中型鏟車1臺、3.5噸叉車2臺、無人機3-5臺等機械設備。憑借這些設備,中心可年烘干糧食約 8000噸,有效滿足臨江鎮約10000畝良田的農事服務所需。
連體育秧煉苗棚 中心自運行以來,已帶動周邊農戶10余人,日戶均增收150元。一位農機手說:“成為農機手后,收入顯著增加,日子越過越好。不僅我們農戶有了新的增收途徑,村里的土地也耕種得更快更好?!?/span>
農機手們正進行機插作業 現代農業不僅依賴機械化,“互聯網+”同樣不可或缺。在農事服務中心的基礎上,新建設的浦城臨江農業社會化服務平臺應運而生。該平臺運用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技術,構建了“一套標準體系、一個農業社會化綜合服務數據中心、多端應用服務PC端+小程序)”的總體架構,分為“托管訂單”和“集采訂單” 兩種業務模式,貫穿農事生產產前、產中、產后全過程。通過專業化、定制化、精準化的一站式服務監管,平臺為經營主體、服務商等提供耕地、收割、插秧、施肥、農資的涉農資源對接服務,提高服務資源配置效率,構建標準化涉農服務生態圈。
浦城臨江農業社會化服務平臺運行流程 據了解,“托管訂單”業務模式是農戶、村集體、合作社在線發布全托管、半托管需求訂單,總運營將訂單分配給服務主體和農機手,服務主體接收訂單后安排農機手作業,作業完成后由托管主體核查驗收。“集采訂單”業務模式則是總運營在平臺發布各類產品信息,在首頁推薦優質產品,系統通過后臺迅速匹配供需雙方,實現快速撮合。 臨江鎮黨委書記羅友興表示:“農事服務中心正式運行后,將為農戶提供一站式服務,進一步提升浦城大米品牌的示范帶動效應?!?/span> 未來,臨江鎮將積極支持農事服務中心的高水平建設發展,在農業機械化、農技推廣、農產品流通等方面提供更多助力,推動全鎮農業社會化服務水平邁向新臺階,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大動能。(陳蓉)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