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脈茶香承泰斗 百年匠心綠生金
| 2025-04-09 10:20:41??來源:浦城新聞 責任編輯:肖練冰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氣清景明,萬物皆顯,浦城縣忠信鎮上同村的楊處茶園處處充滿生機。4月7日上午,來自省內外茶學專家、朱壽虞家屬及茶農齊聚茶園,舉行“朱壽虞先生引種優良品種保護基地”立牌儀式。
“朱壽虞先生引種優良品種保護基地”立牌儀式
朱壽虞先生引種優良品種保護基地 “這片由茶學泰斗朱壽虞于20世紀80年代引種的126畝茶園,至今生長繁盛,生機蓬勃,經歷位茶人的守護,被很好地保留下來,成了綠金之山。”浦城縣海峽茶葉交流協會顧問王德仁介紹,朱壽虞的精神,受人崇尚,使人敬仰;他的匠心,如似茶香,他的品德,如是茶韻。 據悉,朱壽虞先生,1956年畢業于浙江農學院茶學系,在閩北從事茶葉技術推廣50余年,曾任南平市茶葉學會榮譽理事;1966年,調至浦城仙陽茶場負責茶葉生產,開荒建設高標準茶園五千畝,成為全省規模最大、產量最高的國營茶場;1982年,調至浦城縣茶葉管理總站,同時兼任茶葉技校教師,為培養優秀茶葉人才繼續貢獻力量;1994年,退休后參加浦城縣關心下一代委員會科技服務團,指導建設優質、高產無公害茶園及產銷服務,2005年被南平市評為“關心下一代先進工作者”。
查看茶葉長勢 “看到父親親手栽植的茶園長勢喜人,甚是欣喜,這也是對父親最好的告慰。”受邀而來的朱壽虞子女朱文偉、朱文如深有感觸,他們俯下身查看老茶樹,一株株布滿苔蘚的枝干像是訴說著往年故事。朱文偉回憶,其父親退休后始終關注浦城茶葉事業發展,常回到浦城,幫助茶企改進工藝,到茶山指導茶農。 “茶園的肉桂、毛蟹、鐵觀音、黃旦都是朱老當年親手栽的,今天終于有了‘名分’。目前,正在打造浦城青茶‘朱傳壽桂’這個因朱壽虞老茶人而生的品牌,希望未來能越來越好。”茶園管理者魏小華指尖輕捻新芽激動地說道,當年正是看中浦城的山好水好,有著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和悠久的種植歷史,于是2007年成立浦城縣十八里華勝茶廠。魏小華和妻子張菊花,對朱壽虞留下的茶樹鐘愛有加,視若珍寶,精心管理。同時,魏小華夫妻倆還刻苦學習朱壽虞傳承弟子的制茶工藝,用這茶園的茶葉,細心加工,爭創品牌。在往年浦城的斗茶大賽中,他們分別獲得肉桂茶、水仙、小種三個茶王獎,品種茶金獎,及丹桂小種,丹桂青茶(烏龍)等7個金獎。
王德仁先生為茶題名“朱傳壽桂” 山風拂過,百年茶香與新芽的清冽氣息交織,訴說著一個關于堅守與創新的時代故事。“通過立牌,我們可以讓這片茶園更好地生長,繼續把這片茶園保存好,把我們朱壽虞先生遺留下來的寶貴財富發揚光大,助推我們浦城‘三茶’的發展,也帶動各位茶人增收致富,創造出更大的效益。”浦城縣農業農村局經作站站長張明泰說,浦城茶葉的栽培歷史已有千余年,目前擁有3萬余畝茶園,近年來,浦城縣圍繞“三茶”統籌發展,深入挖掘茶文化,打造推廣丹桂花茶、抹茶等浦城特色品牌,大力推動茶產業成為鄉村振興的支柱產業。(連麗云)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