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山水釀詩意 小密飄香迎客來
| 2025-04-08 09:04:32??來源:肖練冰 責任編輯:肖練冰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這次趁著清明節假期,來印象小密·中國包酒文化博覽園看看。工作人員的講解,讓我對包酒制作的講究與門道都有了清晰認知,體驗感很棒。”日前,游客張女士在印象小密·中國包酒文化博覽園品嘗著包酒和記者分享道。
印象小密·中國包酒文化博覽園 浦城,這座地處閩浙贛三省交界的千年古邑,因山水交織的鐘靈毓秀與千年稻作文化的深厚積淀,成為孕育包酒文化的沃土。作為“中國包酒文化之鄉”,其核心技藝“浦城包酒釀造技藝”已列入省級非遺名錄,這門源于稻作生產的傳統技藝,不僅凝聚著當地先民的智慧——以優質稻米為魂,經浸米、蒸飯、拌曲、發酵等十余道工序,釀成兼具醇厚風味與濃厚文化的黃酒珍品,在江南黃酒釀造技藝類別中獨樹一幟,成為勾連民生習俗、節慶禮儀的獨特文化符號。
包酒釀造 從田間到酒壇,從酒坊到文旅,浦城的包酒產業始終與土地血脈相連。作為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與“中國好糧油示范縣”,這里的水稻種植不僅是豐產之基,更構成包酒釀造的源頭活水——肥沃的紅壤、清冽的山泉水、四季分明的氣候,培育出顆粒飽滿的優質稻米,為包酒奠定了“糧心”底色。小密酒業有限公司一經成立,就確立了“包酒文化的引領者,三產融合的先行者”的目標,上游深耕糧食種植,構建從田間到酒甑的全產業鏈品控;中游傳承非遺釀造,讓傳統工藝在標準化生產中煥發新生;下游拓展文化旅游,將酒坊變身體驗課堂、把田園化作觀光長廊,打造“種植—釀造—文旅”閉環,推動一二三產融合發展。2019年,該公司創建的包酒文化博覽園獲評“中國包酒文化傳承基地”。 作為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與福建省首批觀光工廠,印象小密·中國包酒文化博覽園以“工業+文旅+農耕”融合發展模式為特色,構建起多元體驗場景,既有傳統包酒文化展陳、包酒制作工藝體驗等文化內核項目,又包含糧食示范田捉泥鰍、天鵝湖垂釣、戶外教學實踐等親近自然的互動活動,游客量較往年同期提升30%。
景區內竹筏游湖項目 “清明節假期,園區平均每日的游客量達200-300人。”福建省印象小密文化旅游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林紅花說,為了豐富大家的游玩體驗,園區還新增了竹排游園區項目。游客們親自劃動竹排,穿梭于湖面,不僅能夠近距離觀賞天鵝湖岸的風景,還能沉浸式感受園區景觀中所包含的徽派建筑的古樸典雅及蘇州園林移步換景的精巧。 “未來,我們計劃深度挖掘園區‘甜蜜苑’民宿的潛力,進一步豐富游客體驗,讓游客在嘗一杯醇香包酒、吃一碗地道農家飯之余,還能入住‘甜蜜苑’民宿,沉浸式領略當地獨特風情,輕松實現‘嘗、吃、住’一站式體驗。”福建省小密酒業有限公司董事長黃向東說。(曹歆雨 余恒毅 周文倩)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