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中國節·清明】清明時節寄哀思
| 2025-04-07 10:02:42??來源:浦城新聞 責任編輯:肖練冰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清明時節 思念如細雨般綿長 在這特殊的日子里 浦城把無盡的思念 化作豐富多樣的活動 緬懷革命先烈 傳承紅色基因 倡導文明祭祀新風尚 南浦街道 日前,南浦街道組織機關黨員干部社區工作者、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志愿者赴仙樓山革命烈士紀念碑開展“紀念碑下的紅色宣講”主題活動,通過宣講革命事跡、重溫入黨誓詞、敬獻鮮花等形式,激勵干部群眾賡續紅色血脈,凝聚奮進力量。
“福小宣·閩北講習班·‘浦’新篇”宣講員講述革命歷史 在莊嚴肅穆的革命烈士紀念碑前,“福小宣·閩北講習班·‘浦’新篇”宣講員吳曉穎深情講述了紅十軍解放浦城的革命歷史,生動還原了紅軍戰士英勇作戰、群眾踴躍支前的感人場景,讓在場人員深刻感受到革命先烈的崇高精神。
向革命烈士紀念碑敬獻鮮花 宣講結束后,全體黨員面向黨旗,重溫入黨誓詞,鏗鏘有力的誓言在紀念碑前回蕩,展現了新時代黨員干部繼承先烈遺志、勇擔使命的堅定信念。隨后,全體人員整齊列隊,向革命烈士紀念碑敬獻鮮花,并鞠躬默哀,表達對革命先烈的深切緬懷和崇高敬意。 在烈士長眠之地講述紅色故事,讓干部群眾身臨其境感悟信仰的力量。此次清明祭英烈活動,既是一次生動的紅色教育實踐,更是一次深刻的思想洗禮。大家紛紛表示,要將學習成果轉化為民生服務、基層治理的實際成效,為街道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讓紅色基因在新時代煥發光芒。 管厝鄉 4月2日,管厝鄉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組織志愿者開展“倡導文明殯葬 推進移風易俗”主題文明實踐活動,通過線上線下聯動宣傳、主題宣講、互動引導等形式,倡導厚養薄葬、文明祭祀新風尚。
宣傳文明新風尚 活動期間,實踐所組織志愿者在集鎮街道、村民活動中心等人口密集公共場所張貼移風易俗主題海報20余張,重點宣傳文明殯葬的重要性。同時,利用官方微信公眾號“芝鄉管厝”發布清明節文明祭掃倡議書,呼吁群眾采用鮮花祭掃、網絡祭奠等綠色方式緬懷先人,減少焚燒紙錢等傳統陋習。 為增強群眾對移風易俗工作的認同感,“福小宣·閩北講習班·‘浦’新篇”新時代宣講員結合本地實際,用方言生動講解大操大辦、鋪張浪費的危害,現場還設置互動問答環節,向群眾科普傳播清明節民俗文化和移風易俗的文明知識,發放移風易俗紀念品30余份,進一步激發群眾參與熱情。 此次活動的開展,有效地提高了管厝鄉群眾對于文明殯葬的知曉率和認同感,使文明祭祀的理念深入人心。下一步,管厝鄉將持續深化移風易俗工作,結合傳統節日推出更多創新活動,讓文明新風成為鄉村振興的亮麗底色。 臨江鎮 為切實保障轄區群眾的生活安全,弘揚文明新風尚,日前,臨江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應急管理、文明辦、食品安全等部門借趕圩日契機,聯合派出所、林業站開展了一場全面且深入的宣傳活動,將食品安全、文明祭祀、森林防滅火等知識傳遞到每一位群眾心中。
宣傳活動現場 活動現場,工作人員向群眾發放文明祭祀倡議書,倡導大家摒棄傳統祭祀陋習,以鮮花祭祀、網絡祭祀、家庭追思會等文明、環保、安全的方式緬懷先人。 同時林業站與應急管理部門緊密合作,向群眾宣傳火災防范知識,通過一個個真實案例,向群眾講述因祭祀引發火災造成的嚴重后果,使大家深刻認識到文明祭祀的重要性,自覺踐行文明祭祀新風尚。 萬安鄉 4月3日清晨,浦城縣民政局、浦城縣未成年人救助保護中心、萬安鄉退役軍人服務站、萬安鄉新時代文明實踐所、萬安鄉社會事務辦公室等與萬安中心小學黨支部、小學生志愿者們、浦城縣眾望社會工作服務中心工作者在仙樓山革命烈士陵園聯合開展祭祀英烈活動。
活動現場 活動現場,大家懷著無比崇敬與沉重的心情,向英烈敬獻花圈,以鮮花寄情,緬懷那些為國家獨立、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英勇捐軀的烈士們,承清明之思。 據悉,利用清明節集中祭掃的契機,萬安鄉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大力倡導文明低碳祭掃,大力推廣敬獻鮮花、綠化植樹、集體共祭、家庭追思等文明低碳祭掃方式,倡導樹立移風易俗新風尚。(綜合整理)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