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好客家民間故事激發文旅融合新活力
| 2025-02-14 10:02:53??來源:福建日報 責任編輯:肖練冰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巫洪亮 2024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考察時強調,推進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發展,把文化旅游業培育成為支柱產業。客家民間故事是閩西人民群眾長期生產生活中口頭流傳的精神產品,它們如同一串串璀璨的珍珠,蘊含著豐富的歷史記憶、生命情感、道德觀念與生活智慧,閃耀著人性的光輝與倫理的光芒,兼具知識性、趣味性、虛構性與教育性等多重性質,可以為新文旅建設注入新的生命熱力。 價值重構:客家民間故事的文旅價值重估 隨著新的文化旅游消費模式的興起,人們越來越傾向于在旅游過程獲得更多沉浸式體驗,尋求那些能夠接古通今、觸動心靈的文化體驗。重新估定并審視客家民間故事的當代價值,是推動客家地方文化旅游創新發展的關鍵所在。 客家民間故事深深植根于客家文化的沃土之中,往往蘊含著濃厚的地域特色和神秘色彩。將客家民間故事巧妙地融入旅游全過程中,可以極大地豐富旅游的內涵與層次,增加旅游的趣味性和互動性,提升游客的滿意度和忠誠度。客家民間故事往往具有濃厚的情感色彩和樸素的人生哲理,能夠引發游客代入自己的人生際遇,產生情感共鳴,從而獲得更深層次的旅游體驗。客家民間故事為文旅融合提供了豐富的素材和靈感,可以通過創意策劃,將故事元素融入旅游線路設計、景區打造、文創產品開發等方面,形成獨具特色的文化旅游產品。這不僅能夠提升旅游的文化內涵,還能為旅游業帶來新的增長點和競爭優勢。 內容為王:深挖與更新客家民間故事的文旅內涵 文化是旅游的靈魂。在文旅融合的語境下,文化扮演著旅游業的靈魂角色,是激發旅游吸引力的核心要素。當前一些文旅項目在講述故事時,往往只停留在表面,缺乏深度和廣度,這樣的故事講述無法真正觸達游客的心靈,更無法讓人們深刻感受到當地文化的獨特魅力,為此我們可從以下兩個方面入手深挖與更新客家民間故事的文旅內涵。 深入開掘客家民間故事中的多元文化資源。客家民間故事包含民眾對真善美的追求和對假惡丑的諷刺,滲透著民眾對家庭倫理、社會倫理、經濟倫理和鄉土倫理的理解與崇奉。同時,這些倫理文化與客家民眾的風俗民情、家庭結構、社會狀況與經濟發展形成了相互依存的統一關系。因此我們應該深入發掘當地的歷史文化、民俗風情背后的故事及其文化內涵:既要精選與文旅相關的思想性和趣味性兼具的客家民間故事,又要以批判性眼光分析這些故事中的文化內涵,弘揚優秀的傳統鄉土文化,還要結合客家地區的社會歷史背景和文化特色,采用“深挖細掘”的策略,開掘客家民間故事的深層意蘊,同時借助文化旅游故事的講述,引導民間社會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創編客家民間故事,激發文旅發展新活力。目前,許多導游講述的客家民間故事往往來自已搜集整理的“陳舊”的故事,人們創編客家民間故事的意識不強,導致故事同質化嚴重。同時,千篇一律的文創產品、扇子、明信片、雪糕、建筑模型等,讓本具有獨特的地方個性、深刻趣味的故事喪失生機。為了扭轉這種局面,我們既要爭取政府的文化扶持資金,鼓勵企業或慈善家投資文化產業,特別是針對客家民間故事的整理與創編項目,又要利用數字技術記錄和保存民間故事,傳播新創編的民間故事,方便年輕人接觸和學習,培養他們的興趣愛好;既要定期進行市場調研,針對不同游客團體進行大數據分析,了解他們的需求和興趣,制定針對性的故事內容,根據需求調整故事編創的內容,又要與旅游、教育、影視等行業合作,共同開發具有創新性和市場潛力的文化產品;既要將傳統故事與現代元素結合,進行改編和再創作,使其更貼近現代觀眾,又要舉辦創意工作坊,邀請編劇、作家等參與,引導創作者跳出傳統框架,探索客家民間故事的新題材和新形式;既要在創編故事之初,明確故事的主題和核心信息,確保故事之間具有連貫性和一致性,又要圍繞故事主題策劃各類活動,如主題展覽、互動體驗、故事演繹等,增強游客的參與感和記憶點。 體驗至上:創新客家民間故事的呈現樣態 在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文旅+”這一概念應運而生。它代表著文化與旅游的深度融合,強調文化資源的深耕與旅游產業的有機結合。在消費升級的浪潮下,通過新的“文旅+”模式,不斷為文旅市場注入新的活力,滿足游客對個性化、多元化旅游體驗的需求,是文旅產業發展的重要方向。其中講好中國故事作為文旅深度融合的核心驅動力,正日益成為重塑旅游體驗、促進產業轉型升級的關鍵要素。客家民間故事作為中國民間故事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文旅融合的時代潮流中的價值日漸凸顯。筆者以為我們不妨嘗試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模式創新客家民間故事的呈現樣態,開辟一條地方文旅融合新路子。 一是大力推行“客家民間故事+游戲/微短劇/直播”的線上宣傳模式。在文化與旅游深度融合的大背景下,“文旅+游戲”作為一種新興的文化傳播模式,正逐漸展現出其不可忽視的潛力與價值。以近期備受矚目的國產游戲《黑神話:悟空》為例,該作品深度整合了中國古典名著《西游記》的文化資源,通過高質量的視覺呈現與錯綜復雜的劇情設計,成功激發了玩家對中國古典文化的濃厚興趣。基于此,我們可以借鑒《黑神話:悟空》的成功經驗,開發以客家民間故事為背景的游戲。通過游戲的互動性和趣味性,讓玩家在享受游戲樂趣的同時,深入了解客家文化的精髓。同樣,在文旅融合的新趨勢下,“文旅+微短劇”模式展現出強大的市場潛力。客家民間故事承載著豐富的歷史文化和地域特色,同樣具備被改編為微短劇的潛質。我們可以借鑒《逃出大英博物館》等微短劇的成功經驗,讓觀眾在短時間內感受到客家文化的魅力。這樣既能豐富微短劇的創作題材,又能提升客家文化的知名度和影響力,為文旅融合帶來新的發展機遇。 二是奮力創新“客家民間故事+體驗劇/劇本殺”的線下體驗方式。在上海、山東等地,體驗劇的模式已有較好的成效,這為探索“客家革命紅色故事”與“沉浸式體驗劇”相結合的文化旅游開發模式提供了寶貴范例。客家民間故事(革命紅色故事)同樣擁有豐富的歷史內涵和文化底蘊,將客家故事融入體驗劇中,可以創造出具有獨特魅力的文旅產品。通過精心設計的劇情、逼真的場景布置和專業的演員表演,游客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客家文化,感受客家人民的英勇和智慧。此外,我們還可以匠心打造“謎境客鄉”劇本殺系列等游戲,讓玩家在角色扮演中沉浸式體驗客家文化的獨特魅力。 (作者單位:龍巖學院師范教育學院)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