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文化繁榮
| 2024-10-08 10:32:07??來源:浦城新聞 責任編輯:肖練冰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走進美術館徜徉在藝術的海洋,在博物館來一場穿梭時空的旅行,體驗文化館豐富的非遺技藝……每逢節假日,許多浦城市民選擇在家門口奔赴“詩和遠方”,體驗浦城這座千年古邑獨特的人文之美。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通過的《決定》提出,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立優質文化資源直達基層機制,健全社會力量參與公共文化服務機制。近年來,文化底蘊深厚的浦城,通過打造優質多元文化平臺,不斷優化公共文化產品和服務供給,讓優質文化資源直達基層,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平臺多起來 文化觸手可及 秋日的浦城,風輕云凈。夢筆山西麓,浦城美術館(范迪安美術館)連綿起伏的屋面,與夢筆山、西巖山相映成趣,共同繪出一幅具有閩北原鄉特色、東方美學特征的山水畫卷。這個占地面積65畝,總建筑面積3.3萬平方米的美術館,已成為當地的“文化客廳”。 “畫展展出的歷代名畫,讓我大開眼界,感受到了文化的博大精深、書畫藝術之美。在家門口就能有這么高水平的美術館,看到這樣的頂尖展覽,我覺得很自豪。”參觀“盛世修典”繪畫大系成果展的浦城市民蘇先生贊嘆道。 建立多元文化平臺,讓文化“唱戲”,充實了百姓“可感、可見、可及”的文化獲得感。近年來,浦城深化文化事業單位改革,強化文化基礎設施建設,搭好本地文化交流展示平臺。夢筆文化產業園中,美術館、文化館、大劇院等公共文化服務平臺拔地而起,盡顯浦城深厚歷史底蘊和璀璨藝術文化,美術館共接待參觀團隊530余個,約10萬人次。博物館、檔案館、圖書館中,一系列的文物、檔案、圖書等通過數字技術的活化利用,讓市民在面對面的交互中就能感受傳統文化的生機活力,上半年博物館提供免費講解300多場次,接待觀眾約9萬人次。城區還設置了有聲圖書館、城市書房等微型文化空間,為市民提供便利快捷的文化服務,人流量約7萬人次。 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為文化平臺的建設指明了方向。為進一步提供優質文化服務和文化產品,浦城持續推動文化機構改革,新設非遺中心、將贛劇團改設為贛劇藝術傳承發展中心等,滿足適應新時代下文化傳承與發展的需求。同時,明確各文化單位職能,優化運行管理機制和人員結構,以高水平文化藝術人才隊伍夯實文化根基。 品牌多起來 文化精彩紛呈 作為福建的“北大門”,浦城素有“中華詩詞之鄉”“中國丹桂之鄉”“中國民間藝術(剪紙)之鄉”等美譽。今年以來,“三浦并臻”“夢筆生花”等豐富的文化品牌,讓浦城屢屢“破圈”。 去年10月,浦城、漳浦、霞浦三地以“浦”為線,共同簽訂“三浦并臻”文化聯盟協議。今年暑期,在“三浦并臻·美美與共”中小學生美術夏令營活動中,三“浦”的100多名中小學生,在美術館中參觀展覽、考古基地“見證”歷史、體驗剪紙和青白瓷非遺技藝,暢享文化盛宴。 一個品牌,延伸出一系列的文化產品。近年來,浦城融合地域文化以及現代藝術,打造獨具特色的公共文化產品。聚焦美育美學,以本地公共文化設施為基礎,積極與各地高校開展學術交流、校地合作,打造展覽策劃、社會教育、鄉村研學等文化品牌,通過在美術館開展“藝術名家大講堂”“夢筆生花”青年美術人才成長計劃等活動,邀請美學藝術等領域的專家學者來浦授課,引流優質美術資源下沉基層,美術館實施策劃展覽6場,舉辦學術講座、文化交流活動7場。同時,聚焦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創強非遺文化品牌,創優浦城剪紙、閩派古琴、大口窯青白瓷等非遺體驗,大力開展“五進工程”,今年上半年就舉辦非遺培訓班23場,受益人數約2000人,積極培育文創產業市場主體,大力發展優勢文化產業,優秀傳統文化以“潤物無聲”的方式走到百姓身邊。 活動多起來 文化直達基層 如何讓豐富的文化產品豐盈百姓的內心世界?在城鄉間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打通了文化直達基層的“最后一公里”,讓文化“飛入尋常百姓家”。 近日,浦城縣萬安鄉大游村舉行了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宣講巡演活動,村里的男女老少齊聚村口聽戲,融合傳承和創新的贛劇現代戲《石陂槍聲》精彩上演。《石陂槍聲》是一臺大型現代戲,全方位生動藝術地彰顯出濃濃的紅色基因和厚重的時代價值,演員們精湛的唱功、深情的表演讓觀眾熱淚盈眶。浦城縣贛劇藝術傳承發展中心的這支隊伍,有著“扁擔劇團”的稱號,他們堅持送戲下鄉等公益演出60余年,不斷創新傳統劇目和表演形式,堅持把優質文化送到農村、社區,送到千家萬戶。 近年來,浦城不斷優化公共文化服務供給,大力實施文化惠民工程,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滿足群眾多樣化、個性化的文化需求。在節假日與平日廣泛開展文化大集、演出、交流、展覽、宣傳等活動,并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推送到百姓的“指尖”。傳承弘揚浦城非遺文化、民俗文化、農耕文化等優秀傳統文化,舉辦農民豐收節、油菜花節、筍竹文化節等鄉村文化活動等,助力鄉村文化振興。今年上半年,共組織各類群眾文化活動45場,在全縣鄉鎮(街道)、村(社區)開展惠民演出26場次,開展各種形式閱讀推廣等活動33場。 優質的文化平臺、優秀的文化品牌、多樣的文化活動……讓文化之花在基層綻放得更加絢麗多彩。各種優質文化正以新的面貌悄悄走入浦城百姓的“心尖”,更好地滿足大家對美好精神文化生活的新期待,也不斷書寫著這座山城文化繁榮的時代新篇章。(柳浪漫 柳志勇)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