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揮家庭體育在老年健康促進中的作用
| 2024-09-27 09:34:35??來源:福建日報 責任編輯:肖練冰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李小蘭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完善發展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政策機制。身心健康是老年人有作為、有進步、有快樂的重要基礎。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要求政府提供強有力的老年健康服務及支持,以增強老年人的自我健康管理能力,從而改善身心健康狀態、延緩身體機能衰退速度、提升晚年生活質量。體育在增強健康意識、提升身體素質、提高免疫力、緩解精神壓力、促進情感交流等方面具有天然優勢,與此同時,鑒于居家養老是我國九成以上老年人首選的養老方式,故大力發展家庭體育以促進老年人身心健康,是人口老齡化背景下健康家庭建設的題中之義。 家庭體育是指家庭成員根據需求和興趣,利用共同的余暇時間在居住空間、所在社區及周邊區域,以家庭為參與單位,以促進家庭和睦和增進身心健康為主要目的所開展的體育鍛煉活動。家庭體育具有突出的休閑特點,內容豐富、自由度大、趣味性高,既能增進家庭情感交流、促進家庭關系和睦,又有助于增加生活樂趣,緩解老年人的離群感和孤獨感。因此,它在滿足老年體育鍛煉需求、增進老年身心健康、促進健康家庭建設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社會對家庭體育的重視程度以及家庭體育的普及度、實施率等仍較低,各級政府應進一步加大家庭體育發展力度。 政策領航、組織保障,引導長效化發展。目前,我國與家庭體育相關的政策文件主要集中在家庭教育、群眾體育、健康促進、養老服務等領域,專門面向家庭體育尤其是家庭老年體育的政策文件還比較缺乏。在強化政策領航作用的同時,還應強化組織保障。建議各級體育行政管理部門強化家庭體育發展職能,在各級老年人體育協會設專職,專司家庭和老年體育管理,自上而下統籌家庭老年體育發展;同時,增進與家庭教育、老齡工作、醫療保障等管理部門的協作,形成推動家庭老年體育發展、促進老年身心健康的合力。此外,鼓勵社會組織強化或增加家庭老年體育的組織功能,同時支持社會力量成立與家庭老年體育密切相關的社會組織。 家庭主導、“青銀”共建,實現內生性發展。在推動老年人積極參與體育鍛煉等方面,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應當是依托家庭這個社會基本細胞,推動體育參與的反向代際傳遞,即家庭“青一代”主動將新的體育知識、理念和技巧等傳遞給“銀一代”,帶動并指導他們開展規律性的體育鍛煉。家庭體育參與的反向代際傳遞既是一種學習行為,更是一種理念、思維和態度的對話,有助于推動健康家庭建設。“青一代”要清晰認識到家庭體育的重要價值,發揮好家庭體育重要推動者、關鍵參與者、健康護衛者的作用,帶動老年人積極參與體育活動,不斷增強“青”“銀”共建健康家庭的內生動力。 評估先行、授技為要,促進科學化發展。老年人因身體機能漸衰且常伴有慢性疾病,故比其他人群更需要注意安全并做好防護,以避免因運動不當或過度而對身體造成傷害。第一,評估老年人身體狀況。這主要包括基本健康醫學評估和運動技能水平評估。在此基礎上,家庭根據老年人的身體機能和體育能力,幫助他們擇選適合的體育運動項目、強度、時間和頻率等。第二,提供專業性鍛煉指導。除老年人自我學習必要的體育知識外,家庭成員尤其是“青一代”要承擔起老年人體育鍛煉指導的重要職責,主動學習有關老年體育指導的專業知識,對老年人提供必要的技能指導與鍛煉保護。第三,形成常態化體育習慣。家庭應幫助老年人擇選適當的體育鍛煉方式,使其至少能夠熟練掌握1項運動健身技能,推動老年體育鍛煉家庭化、生活化。 社區擔綱、強社促家,推進一體化發展。社區是由一個個小家庭匯聚而成的大家庭,是家庭體育的重要組織實施者,故應推進家庭和社區老年體育一體化發展。一方面,合理規劃建設社區老年體育鍛煉場所與設施。堅持存量適老化與增量專業化相結合的原則,為老年體育提供充足的場所選擇和設施支持,如對小區廣場及邊角地、社區閑置用地、周邊公園綠地、街邊空地等存量場所進行適老化改造,并嵌入適宜的老年體育設施。另一方面,不斷增強社區老年體育服務功能。通過加強體育和健康宣傳,喚醒居民家庭的主動體育鍛煉需求;設置家庭健康指導站、配備老年體育指導員,向老年人及其家人傳授專業的體育知識、提供必要的鍛煉指導;定期組織特色體育活動、民俗體育項目、老年體育賽事、家庭體育評比等,積極營造氛圍,努力推動家庭和社區老年體育發展。 產業協同、智慧適老,助推高質量發展。在強化家庭主動健康意識、激發家庭老年體育需求的同時,應統籌推進老年體育的供給側改革。正如《國務院辦公廳關于發展銀發經濟增進老年人福祉的意見》(國辦發〔2024〕1號)所強調的,發展老年體育既需要促進公益性、福利性的老年體育事業,也需要發展能夠滿足個性化、多元化需求的老年體育產業。當前我國老年體育產業水平還不是很高,老年體育用品、健身服務、賽事活動等領域尚有巨大市場空間。各級政府要鼓勵經營主體參與老年體育產業,并積極創造條件、營造良好環境,使其既能精準提供老年體育產品和服務,也能通過主動創新刺激新的老年體育消費需求,從而推動老年體育向更高水平發展。此外,在體育科技水平不斷提升的同時,一方面要善于開發科學化、智慧化的老年體育產品,為老年人及其家庭提供個性化、高品質的家庭體育服務;另一方面,要建立親老便老的智慧適老體育服務體系,規避“數字鴻溝”給老年人及其他家庭造成體育鍛煉障礙,提升家庭體育的安全感、幸福感和獲得感。 [作者為福建理工大學管理學院副院長、副教授。本文系2022年度福建省社科基金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項目“‘中國之治’視域下鄉村老年體育治理現代化研究”(編號:FJ2023MGCA036)的階段性成果]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