柰果
| 2024-09-25 10:45:39??來源: 責(zé)任編輯:肖練冰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柰”在辭典中原指一種叫“沙果”或“花紅”的果子。我這里給您介紹的“柰果”,即柰李,是中國李的一個變種,是一款新品種水果。 在辭典中關(guān)于“柰”的詞條多有超凡脫俗之意。 比如“柰苑”,指寺院。再比如“碧柰”“碧柰花”,傳說是仙界的果實和花朵。有詩句“煌煌王母居…咀嚼碧柰花”“中有王母居…碧柰時一餐”“看遍蓬萊碧柰花”云云。 用“柰”給這款新品種水果命名,取非人間凡品之意,應(yīng)該是費了一番心思的。 柰果樹和李樹外觀上沒有太大的差別,都是小葉白花,頗有素雅清新之態(tài)。 “青青好顏色”。沒成熟和剛成熟的柰果是青色的,青得自然,青得含蓄,青得養(yǎng)眼。就像“青青子衿”“青青園中葵”“青青河畔草”,讓人不由靜靜地歡喜。也可能惹起你淡淡的哀愁、淺淺的憂傷、悠悠的思念。 “心心復(fù)心心”。柰果的外形是標(biāo)準(zhǔn)的心臟形狀。如果說紅色的心臟是脊椎動物最重要的器官,那么這一顆顆綠色的“心臟”就是大自然的可愛精靈。“心心易憐念”,看著一顆顆色澤瑩潤的“心”,心心念念油然而生,讓人不由想要和親人、愛人分享。 吃柰果最好不要去皮,果皮有較多果酸,富含維生素,棄之可惜。剛成熟的柰果,咬開如“帝王綠”般清瑩透徹;酸甜爽口,肉質(zhì)清脆。熟透了的柰果外表微黃,咬開像田黃石般玲瓏剔透;由于絕大部分果酸已經(jīng)轉(zhuǎn)化為糖分,甘美如飴,清香溢滿口舌。 柰果還可以制成柰果干,柰果干不是嚴(yán)格意義上的干果,更趨向于蜜餞。家鄉(xiāng)人一般選個頭較小的柰果制作柰果干——因為價格便宜、經(jīng)濟實惠。制作柰果干要經(jīng)過洗凈、水煮、切塊、曬干、水蒸、糖腌、裝藏七道工序。柰果干在食用之前蒸一下,用竹簽串起來,口感更好,取食方便。柰果干酸甜適口,不失為一種開胃消食的零食。街上多有叫賣,春節(jié)期間,返鄉(xiāng)的人們都會買幾串解饞,或買幾盒帶給外地的親友。 柰果,就像一位婉約的江南女子,名字不俗,容貌不俗,耐看耐品。可能稱不上水果中的名門閨秀,但一定當(dāng)?shù)闷鹚易宓男〖冶逃瘛?/span> 朋友,如果你夏天來浦城,一定要嘗一嘗柰果!如果錯過了夏天,記得嘗一嘗柰果干。真的不錯,詩人寫道:“愛爾青青色”“心心是我思”。 |
相關(guān)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