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委常委會召開會議 傳達學習市委書記袁超洪來浦城調研時的講話精神
| 2024-06-06 16:18:21??來源:浦城新聞 責任編輯:肖練冰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6月5日,縣委書記沈曉文主持召開縣委常委會會議,傳達學習市委書記袁超洪來浦城調研時的講話精神,研究浦城縣貫徹落實意見。 會議指出,袁超洪書記此次來浦城調研,圍繞鄉村振興、縣域重點產業鏈、園區發展等工作,就發揮特色資源和在外鄉賢等優勢,培育“鄉愁產業”,做大茶器皿、茶點等“茶產業”,做好“土特產”文章,統籌社會治理,推進產城融合等提出了具體要求,并充分肯定了我們在鄉村振興機制創新、“土特產”培育、青白瓷發展等方面取得的成效,對榮華山產業組團整體委托浦城縣管理以來在人力資源、制度建設、干部精氣神、企業服務等方面做法表示認可,為我們下一步開展工作指出了方向,理清了思路。全縣各級各部門要認真學習、認真對照,逐條梳理、逐項分析,與抓好當前各項工作結合起來,按照“三化五定”要求抓好貫徹落實,推動綠色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 會議強調,要把牢鄉村振興方向。結合傳承弘揚總書記在福建工作期間的重要理念和重大實踐,深入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加快推進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要突出規劃先行,抓緊修訂完善我縣和美鄉村建設導則和鄉村振興規劃。要突出典型示范,深化總結鄉村振興公司、九牧鎮“四聯”等工作機制,形成示范推廣。要發揮特色優勢,圍繞培育壯大“主導產業”“優勢產業”“潛力產業”“鄉愁產業”,深入挖掘梳理本地特色產品,延伸產業鏈條,做好做足“土特產”文章。要突出人才帶動,發揮浦城鄉賢資源優勢,深入總結富嶺大水口村、共富工坊等鄉賢回歸經驗做法,用好駐外商會、“鄉村振興顧問團”、人才驛站等平臺,吸引更多“三鄉人”來投身鄉村振興。各鄉鎮(街道)要按照“四共”要求,聚焦“六美”目標,深入推進“1+1”精品線路提升,以點帶面推動鄉村全面振興。要持續深入探索“幸福里”社區養老服務新模式,不斷增強農村老年人的獲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 要加快推進組團發展。要樹牢“一盤棋”思想,將榮華山產業組團列入城區總體發展規劃,實現產業功能與城市功能相統籌,推進產城深度融合。要聚焦把生態優勢、資源優勢轉化成產業優勢和經濟優勢,立足浦城人文和資源稟賦,充分發揮組團的產業和區位優勢,以現有產業為基礎,著力“筑巢引鳳”,健全完善上下游產業鏈,形成集聚發展態勢。要緊盯縣域主導產業鏈發展,堅持抓龍頭、鑄鏈條、建集群,特別是圍繞圣農食品產業鏈,加強與科研院所合作,將一只雞“吃干榨盡”。要要堅持想深謀遠,推動轉型升級,加快技術創新、產品創新、營銷創新、管理創新,切實提升企業創造力、競爭力。要加強干部隊伍建設,持續發揚廖俊波同志的優良作風,打造優質營商環境,推動組團發展再上新臺階。 要持續深化基層治理。社會工作部要以機構改革為契機,發揮統籌協調作用,進一步提升縣域社會治理能力。各鄉鎮(街道)要充分用好“社穩風險隱患平臺”和“吃茶話事”等工作機制,最大程度將矛盾化解在基層,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要用好用活村規民約,讓老百姓看得到、易記住、能理解,真正發揮村規民約的約束作用,促進三治融合。 要推進文化產業發展。聚焦浦城青白瓷、浦城剪紙、閩派古琴等非遺文化,主動融入大武夷旅游圈,在武夷山重要景點搭建展示窗口和平臺,推動我縣非遺產品打入市場。要加強對本土手藝傳承人的挖掘與培養,建立技藝傳承的長效發展機制。要強化品牌培育,持續做好浦城大口窯青白瓷“地理標志保護產品”“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中國陶瓷藝術之鄉”等申報工作。要加強市場主體培育,不斷拓寬市場銷售新渠道,促進青白瓷產業健康發展。(柯聰 葉彥曦)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