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職業教育發展 培養高素質技能人才
| 2024-01-31 09:39:36??來源:福建日報 責任編輯:肖練冰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謝翠紅 中國式現代化離不開中國式教育現代化,離不開教育強國建設。職業教育作為現代教育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職教強國建設是教育強國建設的應有之義。新起點新征程,職業教育發展要全面融入到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按照黨的二十大報告“職普融通、產教融合、科教融匯”重要理念,主動與不同教育要素開放重組、與各類產業要素和創新要素互動融合,培養高素質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國工匠,為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福建篇章提供堅強有力的人才和技能支撐。 我國現有職業學校1.13萬所,基本建成“中職—高職??啤殬I本科”一體化的職業學校體系,在現代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等領域,一線新增從業人員70%以上來自職業院校,有力支撐了我國作為全世界唯一擁有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和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地位。近年來,福建也不斷強化職業教育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積極作用,全省高職院校50所、中職學校217所(含技工院校),在校生規模突破100萬人,面向社會年培訓各類人員100萬余人次,每年向社會培養輸送技術技能人才近30萬人。在服務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中,廣大職業教育工作者要切實提高政治站位、凝聚發展共識,深刻認識到職業教育的高質量發展既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推進動力,進一步勇擔使命、積極作為,充分發揮出職教作為類型教育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和價值。通過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進一步完善國民教育體系,滿足人民群眾對教育多元需求,更好服務鄉村振興戰略,助力實現共同富裕,承擔起支持國家完成工業化、信息化和現代化的技術技能積累的時代使命。 以職普融通為核心關鍵,構建中國特色現代教育體系。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既需要大批拔尖創新人才,也需要數以億計的高素質技能人才,把先進的技術設備轉化為生產力。推進職普融通,就是著眼服務人的全面發展,讓職教學生既可以升學,也可以就業,還可以先就業再升學,實現“不一樣的路,一樣的精彩”。要構建縱向貫通的職業教育體系,打破職業教育升學“天花板”,搭建職業教育與高等教育、繼續教育相互溝通銜接的“立交橋”,實現多路徑融通,為學生就業和升學提供多元選擇機會。要以構建中國特色現代教育體系為牽引,進一步明確各個層次職業教育的功能及定位,從而實現不同層次職業教育的貫通和銜接,構建從中職、高職、職業本科到專業學位研究生各個層次的技能人才培養體系,暢通學生多樣化成長成才渠道。 以產教融合為發展重點,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產教融合是現代職業教育的基本特征,也是最大優勢。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就是要通過教育和產業互補互融、共生共長、雙向賦能。深化產教融合要尊重教育規律和經濟規律,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和政府統籌推動作用,統籌部署、協調推進。一要深化以產定教。瞄準技術變革和產業優化升級的時代方位,學科跟著產業走,專業圍著需求轉,促進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有效銜接。如福建數字經濟方興未艾,數字經濟規模2022年達2.6萬億元,占GDP比重近50%,位居全國前列。但我省數字人才總體規模較小,高技能人才短缺,迫切需要加快培育一支規模夠大、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數字人才隊伍,為我省職業教育數字專業發展帶來了歷史性機遇。二要深化以教促產。結合新技術、新產業、新模式、新崗位強化專業設置與建設,優化完善教材和教學方式,探索中國特色學徒制師徒制,努力培養規模龐大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為打造現代化產業體系提供堅實的支撐。要高度重視培養職教學生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的職業精神,使“福建制造”更多走向“品質制造”,以人才驅動產業轉型升級。三要深化校企合作。校企合作是職業教育辦學的基本模式,也是辦好職業教育的關鍵所在。要突出實戰和應用的辦學路子,依托企業、貼近需求,建設和加強教學實訓基地。創新校企合作辦學機制,支持校企互聘兼職教師,加強“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把校企合作成效作為評價職業教育辦學質量的重要指標。鼓勵企業參與和舉辦職業教育,豐富辦學形態,拓展校企合作形式內容,提高辦學質量。福建是民營經濟大省,要注重發揮優勢,深化民企合作辦學,打造福建特色職教樣板。 以科教融匯為全新方向,服務科技自立自強戰略??平倘趨R是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的重要抓手,是以融合匯聚科技和教育的力量,主動服務科技自立自強。職業教育身處生產第一線,既要為破解“卡脖子”問題培養更多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又要在促進創新鏈和產業鏈精準對接中成為科技成果轉化的“中試車間”,對創新驅動發揮有力支撐作用。一方面要深入實施“數字職教”戰略,以數字化賦能職教高質量發展。隨著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和數字化時代的來臨,數字化已成為推動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機遇。要充分利用“數字福建”建設23年發展成果,搭乘數字東風打造數字校園,搭建數字教育平臺,把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應用到職教全流程、全鏈條,開發數字教育資源,實現職業教育資源的優化配置,不斷提升職業教育的數字化水平。另一方面要深入推動科技創新,催化科技成果轉化。圍繞福建重大戰略,緊貼先進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等領域的發展核心與技術前沿,促進產學研融合,更精準針對經濟發展的難點、重點和“卡脖子”難題發力,不斷提高復合型創新人才的培養質量,推動福建經濟社會的高質量發展。 (作者單位:福建船政交通職業學院)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