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質生產力是實現中國式現代化和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礎
| 2023-12-22 16:14:15??來源:福建日報 責任編輯:肖練冰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習近平總書記今年9月在黑龍江考察時提出,“整合科技創新資源,引領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需要全面探討和把握什么是新質生產力、為什么要形成和發展新質生產力以及怎樣形成和發展新質生產力。 新質生產力是新的高水平的現代化生產力。不同的時代和發展階段,生產力的狀況或者說發展水平是不完全相同的。從現代來看,生產力應該可以劃分為兩大類,即傳統生產力和新質生產力。所謂傳統生產力,是以第一次和第二次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為基礎,以機械化、電氣化、化石能源、黑色化(或者說灰色化,即資源消耗多、環境污染比較嚴重)、不可持續為主要特征。新質生產力總的來說,是指新的高水平的現代化生產力,即新類型、新結構、高技術水平、高質量、高效率、可持續的生產力,也就是以前沒有的新的生產力的種類和結構,相比傳統生產力而言其技術水平更高、質量更好、效率更高、更可持續。 中國式現代化和高質量發展需要形成和發展新質生產力。中國式現代化和高質量發展,必須建立在堅實的物質技術基礎之上,這個物質技術基礎主要體現為新質生產力。中國式現代化包括科學技術的現代化,而且工業、農業、服務業、國防等其他方面的現代化都必須以科學技術現代化為基礎。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特別是現代化產業體系是經濟現代化的戰略目標。現代化產業體系是以高新技術產業為主導、現代農業為基礎、現代制造業為主干、現代服務業為主體、現代科學技術來武裝,能夠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產業體系。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必須依靠新質生產力,因為高新技術產業的形成和發展,現代科學技術對傳統產業的武裝改造,農業、制造業、服務業的優化升級和現代化,都有賴于高素質的勞動力和新型的生產資料,都離不開現代高新技術的研發和運用,而高新科學技術、高素質勞動力和高品質生產資料就是新質生產力的主要內容。 高質量發展是體現新發展理念的發展,也就是產出質量高、經濟效益高、社會效益高、生態效益高、經濟運行狀態好的經濟發展狀況,做到這“四高一好”,必須以新質生產力為基礎,即高質量的發展需要高質量的生產力。以上說明,提出形成和發展新質生產力,抓住了實現中國式現代化和高質量發展的關鍵。 形成和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關鍵是科技創新和教育發展。新質生產力的主要內容是高新科學技術、高素質勞動力和高品質生產資料。形成和發展新質生產力,只能主要依靠自主創新和發展現代教育,而且首先是加快發展教育事業,因為自主創新必然依賴高素質的人才,而高素質人才又依靠教育來培養。 (摘自10月17日《光明日報》發表的簡新華撰寫的《新質生產力是實現中國式現代化和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礎》)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