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把握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實踐路向
| 2023-10-12 10:52:48??來源:福建日報 責任編輯:肖練冰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全面概括了中華文明的五個突出特性,深刻闡明了“兩個結合”的重大意義,明確提出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繼續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文化使命,系統回答了有關文化傳承發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具有很強的政治性、思想性、戰略性、指導性,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堅定文化自信,矢志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面向未來,我們要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立足中國實際,洞察時代大勢,把握歷史主動,保持戰略定力,把文化自信融入全民族精神氣質與文化品格中,在文化建設和文明發展上創造更多新輝煌。 堅持守正創新,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堅持守正創新,是我們黨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不斷推進理論創新、進行理論創造的必然要求,是新時代推進“兩個結合”的必然選擇,也是建設文化強國的必然路徑。守正,守的是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指導地位的根本制度,守的是“兩個結合”的根本要求,守的是中國共產黨的文化領導權和中華民族的文化主體性;創新,就是堅持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立足新時代偉大實踐,把馬克思主義的思想精髓和中華文化的精神特質融會貫通起來,始終以“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精神開拓文化建設的新思路、新話語、新機制、新形式,努力創造出接續歷史榮光、彰顯時代氣象的新文化。 立足“兩個大局”,不斷深化對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規律性認識。建設文化強國,必須正確回答時代和實踐提出的重大問題,科學回答中國之問、世界之問、人民之問、時代之問。 踏上新征程,文化強國建設面臨問題的復雜程度、解決問題的艱巨程度明顯增加,需要我們深入調查研究,準確把握“時代的呼聲”,深刻揭示文化發展、文明傳承的內在規律,從理論、文化、歷史和現實等多個維度把握建設文化強國的深層次機理。 突出人民主體性,激發建設文化強國最根本的決定性力量。黨的二十大報告將“豐富人民精神世界”納入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把“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更加豐富”列入未來五年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局起步關鍵時期的主要目標任務。我們必須始終與人民同心同行,自覺站穩人民立場、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創造、集中人民智慧,不斷豐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強人民精神力量、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強化系統思維,開創文化繁榮新境界。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著眼于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立足于賡續中華文脈、建設現代文明,貫通歷史、現實和未來,融通中國與世界,鮮明體現了我們黨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謀劃、戰略性布局、整體性推進。 秉持開放包容,積極推動世界文明交流互鑒。中國共產黨始終以世界眼光關注人類前途命運,從人類發展大潮流、世界變化大格局、中國發展大歷史正確認識和處理同外部世界的關系。我們要堅持弘揚平等、互鑒、對話、包容的文明觀,以更自信的心態、更寬廣的胸懷,深入開展同世界各國的文化交流合作,借鑒吸收人類一切優秀文明成果,在融通中外、貫通古今中博采眾長、兼收并蓄,不斷培育和發展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不斷增強中華文明的傳播力影響力。 (摘自9月15日《光明日報》發表的陳培浩撰寫的《深刻把握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實踐路向》)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