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好現代化進程中傳統與現代的關系
| 2023-10-11 10:07:09??來源:福建日報 責任編輯:肖練冰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是賡續古老文明的現代化,而不是消滅古老文明的現代化;是從中華大地長出來的現代化,不是照搬照抄其他國家的現代化;是文明更新的結果,不是文明斷裂的產物。”這為正確認識和處理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傳統與現代的關系,在守好本和源、根和魂中不斷探索面向未來的理論和制度創新提供了根本遵循。 現代化是一個從傳統向現代演進的歷史過程。 中國式現代化是從中華大地長出來的現代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著中國人民在長期生產生活中積累的宇宙觀、天下觀、社會觀、道德觀,內含著中國人看待世界、看待社會、看待人生的獨特價值體系、文化內涵和精神品質。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經過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深刻影響和塑造著中國式現代化獨特而鮮明的文化標識、精神氣質、中國特色,作為深層的文明基因有機融入中國式現代化進程,成為中國式現代化不可或缺的重要構成。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過程,也是一個從傳統向現代演進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不斷得到轉化、拓展、完善,并被賦予新的時代內涵和現代表達形式,蘊含其中的中華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同當代中國更相適應、同現代社會更相協調、同現實文化更相融通,迸發出歷久彌新的生命力、影響力、感召力。 辯證認識傳統在現代化中的作用。 推進現代化,需要對傳統采取科學和辯證的態度,鑒別傳統、吸收精華,發展優秀文化。現代化進程表明,許多歷史傳統是不可能被完全否定的。比如,中華文化中的家庭觀念是最悠久的傳統之一,其內容可以有所更新,但最基本的價值是無法取消或否定的。許多歷史傳統還能彌補和糾正現代化過程中的缺陷和弊病。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蘊含的天下為公、民為邦本、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賢、天人合一、自強不息、厚德載物、講信修睦、親仁善鄰等,對于解決現代社會人類面臨的難題具有重要啟示意義。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正確處理傳統與現代的關系,必須充分發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凝聚精神動力、維系情感紐帶、增進人格教化、推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不斷賦予中國式現代化以深厚的中華文明底蘊。 在有所鑒別中正確處理傳統與現代的關系。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正確處理傳統與現代的關系,必須善于鑒別。鑒別的標準是什么?總的來說,應當看是否符合人類社會前進方向和時代要求,是否有利于促進社會生產力和社會文明進步,是否符合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愿望,是否符合人類社會公認的價值準則,是否符合本國具體實際。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的全人類共同價值,全人類共同價值正是人類社會實踐的產物,是人類交流交往的積極成果,符合世界各國人民共同追求,順應時代發展進步潮流,為從價值層面區分傳統與現代何為精華、何為糟粕提供了明確標準,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提供了價值基礎。 (摘自9月11日《人民日報》發表的李忠杰撰寫的《把握好現代化進程中傳統與現代的關系》)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