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黨章百年演進中探尋中國共產黨成功之道
| 2023-09-11 10:52:41??來源:福建日報 責任編輯:肖練冰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曹文宏 黨章是黨的根本大法和行動指南。從一大制定黨的綱領,二大制定首部正式黨章,三大至六大在此基礎上對黨章進一步修訂,直至七大形成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最為完整的黨章,黨章見證了黨從小到大、由弱變強的發展歷程。新中國成立后,黨制定了執政后的第一部黨章,即八大黨章。在此后的社會主義建設、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時期,黨針對不同時期的新挑戰和新任務,又對黨章進行了多次修訂和完善,直到二十大形成現行的二十大黨章。可以說,黨章的百年演進史就是黨百年奮斗史的文本縮影和光輝寫照。在新時代新征程上,透過黨章探尋百年大黨成功之道,是進一步增強歷史自信,汲取繼續前進的智慧和力量的現實需要。 ◆中國共產黨成功之道在于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不斷開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新境界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黨的歷史,就是一部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就是一部不斷推進理論創新、進行理論創造的歷史。”指導思想是一個政黨的精神旗幟,事關政黨的本質屬性、國家未來和人民福祉。中國共產黨自誕生之日起,就高舉馬克思主義偉大旗幟。雖然在一大綱領以及二大到六大的歷次黨章中,并沒有關于黨的指導思想的直接文字表述,卻奠定了馬克思列寧主義在理論上的指導地位。一大綱領從最本質的層面上確立了我們黨的馬克思主義政黨屬性。二大通過的第一部正式黨章則遵循馬克思列寧主義建黨學說基本原理,規定了黨內生活和黨內關系的一系列原則。但囿于黨在早期理論準備和革命經驗的不足,一度出現過或“左”或“右”的錯誤。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在同各種錯誤傾向作斗爭的過程中,明確提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科學命題,創立了毛澤東思想,并被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寫入七大黨章,實現了黨在指導思想上的獨立自主。改革開放以來,黨的理論創新不斷深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等相繼被作為指導思想寫入黨章。進入新時代,以習近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堅持“兩個結合”,創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并作為指導思想寫入十九大黨章。二十大則進一步將十九大以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新發展寫入黨章。 可見,建黨百年來,黨章對于黨的指導思想與時俱進的忠實記錄,充分表明一部黨章發展史就是黨的指導思想不斷豐富發展的歷史,而每一次黨章的修改完善,都凸顯出黨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毫不動搖,以及堅持馬克思主義理論創新永不止步,從而確保黨始終沿著正確理論方向開拓全新發展道路。 ◆中國共產黨成功之道在于始終堅守黨的性質與宗旨,不斷獲得人民群眾的擁護和支持 黨的性質是政黨所固有的本質的規定性,也是區別于其他政黨的最本質特征。黨章關于黨的性質的規定是一個從無到有、從不成熟到逐步完善的過程。從一大綱領規定黨的無產階級性質,到二大黨章明確黨是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在此后的歷次黨章修訂,黨始終堅持“工人階級先鋒隊”的本質規定。同時也隨著世情國情黨情的不斷變化,逐漸拓寬了“先鋒隊”的內涵與維度,最終在十六大黨章中形成對黨自身性質最科學、最深刻和最全面的規定,即黨不僅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從“一個先鋒隊”升華為“兩個先鋒隊”,是黨對自身性質認識的一個飛躍,并為后來的歷次黨章所沿用,標志著黨對自身認識達到一個全新的高度。 黨的性質決定了黨的宗旨,那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從七大黨章開始,歷次黨章都毫無例外將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作為黨的宗旨。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黨章始終強調黨是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代表,以及人民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中的主體性地位。進入新時代,黨章更是提出了“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將“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作為黨的建設的基本要求之一,強調要始終把群眾利益放在首位,在一切工作中實行群眾路線,發揮“密切聯系群眾”的政治優勢。 對黨的性質和宗旨的堅守,充分體現了黨的階級性、先進性和人民性的高度統一。正是因為黨始終能保持黨的階級性和先進性,站穩人民立場、尊重人民利益、發揮人民創造、集中人民智慧,才相繼完成了“救國”“興國”“富國”的宏圖大業,并行進在實現“強國”的新征程中。 ◆中國共產黨成功之道在于能夠制定科學的目標任務和擁有先進的組織文化,不斷增強黨的動員力、凝聚力和向心力 作為工人階級的先進政黨,黨一經成立就在一大綱領中明確規定黨的最高理想就是實現共產主義。在此后的歷次修訂中,黨章始終圍繞“中國共產黨應該做什么以及到底怎么做”這一根本問題,適時制定特定階段的歷史任務。從二大黨章確立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務,到八大黨章制定“四個現代化”的建設任務,再到改革開放后適時提出并完善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目標,并在二十大黨章中擘畫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偉大藍圖。從明確黨的最高理想到科學制定特定階段的目標任務,黨章不僅在思想上和行動上統一了全黨,也增強了黨的動員力和向心力。 目標任務的實現有賴于政黨強大的領導力和執行力,這就需要先進的組織文化為支撐。從黨章演進來看,黨的組織文化主要體現為:一是強調組織建設要服從黨的目標任務。從一大綱領到二十大黨章,關于組織建設的要求盡管有諸多變化,但不變的是對組織的團結統一和嚴格紀律的強調,以此確保黨的目標任務的順利實現。二是堅持民主集中制的根本組織原則。五大黨章首次將民主集中制規定為黨的指導原則,并在七大黨章中進一步確立為組織制度建設的首要要求。關于民主集中制的提法和具體要求雖然在歷次黨章修訂中有所變化,但始終強調民主與集中的不可偏廢,不僅增強了黨的集中統一領導,也激發了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的積極性、創造性。三是強調權力制約與相互協調。黨章在保證黨的集中統一領導下又強調決策權、執行權、監督權相互制約與協調,使權力能夠有效運行而又受到制約和監督。 由此可見,黨章通過適時制定科學的目標任務來增強黨的動員力和向心力,同時以先進的組織文化作為支撐來確保黨的凝聚力,使得黨成為國家和民族事業中“最堅決的、始終起推動作用的部分”。 ◆中國共產黨成功之道在于始終堅持黨的全方位建設,不斷以偉大自我革命引領偉大社會革命 黨的建設是黨領導革命、建設、改革開放和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重要法寶,對黨的建設的重視構成黨章的核心內容。一大綱領就強調黨員應具有鮮明的紀律意識,從二大黨章單列“紀律”一章,到五大黨章首次將“黨的建設”作為一章,自此,“黨的建設”成為歷次黨章修訂中所關注的重點。比如十二大黨章提出加強黨的建設的三項基本要求,十四大黨章則旗幟鮮明地提出“從嚴治黨”,強調要加強黨風建設和廉政建設。進入新時代,面對紛繁復雜的新形勢新情況,黨章對“黨的建設”這一新的偉大工程不斷提出新的要求。如:十八大黨章提出要通過整體推進黨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反腐倡廉建設、制度建設,全面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黨的十九大將十八大以來全面從嚴治黨的寶貴經驗寫入黨章,強調“堅持從嚴管黨治黨”,為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提供了根本遵循。步入新時代新征程,二十大黨章又及時把偉大建黨精神、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以偉大自我革命引領偉大社會革命、不斷健全黨內法規體系、強化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等內容寫入黨章,使之轉化為全黨的共同意志和共同遵循。 可見,百年黨章史就是黨不斷加強自身全方位建設,以自我革命引領社會革命的歷史。正是如此才保證了黨始終充滿生機活力,不斷發展壯大,使黨始終成為各項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帶領中國人民不斷書寫新的篇章。 (作者為華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