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明在交流互鑒中繁榮發展
| 2023-08-30 09:36:06??來源:福建日報 責任編輯:肖練冰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文明交流互鑒,是中華文明幾千年連續發展的重要動力,也是推動人類文明進步和世界和平發展的重要動力。深刻把握中華文明突出的和平性,深入理解中華文明同其他文明交流互鑒的歷史傳統,對于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促進世界和平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中華文明具有開放包容、和諧共生的傳統基因。中華文明本質上是“和”的文明,中華民族傳承和追求的是和平、和睦、和諧理念。漫長歷史沉淀的文化基因,為中華文明實現交流互鑒奠定了深厚基礎。 中華文明在同其他文明交流互鑒中發展壯大。自古以來,中華文明就以開放包容聞名于世,在同其他文明交流互鑒中不斷煥發新的生命力,在借鑒吸納中實現創新超越。中華文明在凸顯民族特性的同時,以開放心態吸收借鑒域外文明,在相互碰撞和交匯中實現了自我成長與創新。可以說,文明交流互鑒是中華文明歷久彌新、綿延不斷發展的重要動力。 文明交流互鑒深刻影響中國式現代化的文明觀。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深深植根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體現科學社會主義的先進本質,借鑒吸收一切人類優秀文明成果,代表人類文明進步的發展方向,展現了不同于西方現代化模式的新圖景,是一種全新的人類文明形態?!敝袊浆F代化賡續并更新古老中華文明,將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作為本質要求之一。中國式現代化蘊含的獨特文明觀,既有馬克思主義解放全人類的崇高視野,也有中華文明兼濟天下的博大胸懷,其本身就是文明交流互鑒的產物。這一文明觀展現了交流互鑒、合作共贏、共建共享的文明發展新圖景。 文明交流互鑒是促進世界和平發展的重要力量。當前,人類社會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中國提出全球文明倡議,積極回應國際社會對文明交流互鑒的普遍訴求,引領文明包容共存的前進方向。文明交流互鑒是不同國家、不同民族以及不同文化增進了解、建立互信、構筑友誼、加強合作的應有之義。世界上各個民族都有其文化血脈,每個國家都有其文明淵源。要理解不同文明的差異,欣賞文明的多彩之美,就要既堅持自身文明傳統,又對其他文明持開放包容態度。只有加強文明交流互鑒,才能消除因文化差異帶來的隔閡,避免落入文明沖突的陷阱。全球文明倡議堅持平等、互鑒、對話、包容的文明觀,主張以寬廣胸襟實現不同文明對話,以團結化解分裂、以合作回應對抗、以包容代替排他,必將為推動中華文明重煥榮光、促進人類社會進步作出更大貢獻。 (摘自8月14日《人民日報》發表的邢麗菊撰寫的《中華文明在交流互鑒中繁榮發展》)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