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城:解決“小問題” 服務“大民生”
| 2023-04-12 09:45:10??來源:浦城新聞 責任編輯:肖練冰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過去,路上這個坑,一到下雨天不知道要‘坑’多少人,社區及時幫我們聯系施工方處理好,現在安全多了。”近日,在浦城縣夢筆社區,居民張阿姨滿意地說,前段時間,社區干部入戶走訪時,她反映了門前道路因地面沉降出現高差,影響行車安全的問題,沒想到很快就解決了。
夢筆社區干部入戶排查安全隱患 “入戶走訪傾聽群眾訴求,是我們了解民意,為民解憂的有效做法之一。”夢筆社區黨委書記蔣玲燕說,2021年11月,在和社區干部喬聯英入戶走訪時,夢筆山路的群眾反映路口4棵近20米高的大樹,不僅落葉滿地、清掃困難,碰到大風大雨的天氣,最怕樹杈掉落砸到人和車。要解決這一問題,涉及多個部門,于是,夢筆社區黨委發揮“黨建朋友圈”的作用,借助區域化黨建平臺載體,幫助提交黨建聯席會議,并邀請縣城市管理局、園林處等相關單位負責人現場辦公,經過調研協商,爭取到了縣里“我為群眾辦實事”中的“口袋公園”項目,并于2022年5月通過驗收,如今,這里已成為群眾又一個休閑娛樂、集中說事的“群眾說事亭”。 據了解,2017年,夢筆社區就在“六要”群眾工作法的基礎上,建立起“群眾說事”制度,近年來,通過不斷完善并用好群眾說事亭、微信網格群等線下線上媒介暢通群眾說事渠道,及時了解社情民意,幫助協調解決各種急難愁盼的問題。 “我們樓下的公共下水管道堵塞,嚴重影響了正常生活,這樣的情況已經發生了很多次了,希望社區能幫忙從根本上協調解決這個問題。”近日,家住工業路的居民林阿姨找到了蓮花社區第二片區長鄧秀華,情緒激動地“吐槽”起來。鄧秀華立即和同事們一同前往了解具體情況。通過和周邊住戶交談了解到,該單元下水道堵塞時有發生,每次疏通清理出來都是衛生紙、花生殼等生活雜物,而且關于收費維修等事宜大家也存在爭議。為此,社區干部將該樓棟居民集中起來,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將下水道屬于公共設施,需要共同維護的道理講明白。 最終,大家同意了社區提出的由該單元居民每戶平攤下水道維修費用的建議,并表示今后注意不將雜物丟進下水道,如果再次發生堵塞,將請專業維修人員查明原因,共同解決這一問題。 “大家同住在一棟樓里,應該要換位思考一下,都多少次了,樓上漏水,樓下衣服全被打濕弄臟,希望社區能幫忙調解一下。”日前,在興蓮社區第四片區34網格群里,收到了這樣一條求助信息。隨后,該網格負責人湯建鴻和調解員張琳第一時間走訪了解詳細情況。 原來,該樓棟五樓住戶徐阿姨并不常在家中居住,但偶爾會回來給陽臺上的盆栽澆澆水,卻沒有留意到花盆會漏水。于是,湯建鴻和張琳通過電話溝通和上門走訪,一面耐心傾聽求助的黃阿姨“倒苦水”,一面和五樓的徐阿姨溝通協調,經過一番努力,徐阿姨向樓下鄰居表達了歉意并得到了諒解,同時,也承諾以后會注意,不給鄰居生活帶來困擾。“細化網格化管理,建立網格微信群,為群眾提供了更加便捷、有效的反映問題的渠道。”興蓮社區黨委書記施芳說,平時,街坊鄰居遇到煩心事,只要在網格群里一說,他們便會立刻行動,及時為群眾排憂解難。 電梯停運影響出行,鄰居占用通道違建柴火間,化糞池年久未清理造成堵塞外溢,務工遭遇欠薪……在社區治理中,群眾反映的這些的“小問題”,實則是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大民生”。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推動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完善基層治理,優化社區服務。 近年來,浦城縣各社區充分用好“六要”群眾工作法,強化社區作為社會治理基本單元,以社區黨組織為引領,發揮社區干部及片區長、網格長、網格員“觸角”作用,優化服務職能,做到群眾有所需,社區有所為,聚力打通黨和政府聯系、服務居民群眾的“最后一公里”,把問題解決在基層、矛盾化解在基層、情感融洽在基層,不斷提升城市治理溫度和群眾的幸福指數。(邱春靜 廖智文 張荀 )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