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
| 2023-02-21 11:05:32??來源:福建日報 責任編輯:肖練冰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黃建清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把“堅持深化改革開放”作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必須牢牢把握的一項重大原則。在新進中央委員會的委員、候補委員和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研討班開班式上強調:“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是一個探索性事業,還有許多未知領域,需要我們在實踐中去大膽探索,通過改革創新來推動事業發展,決不能刻舟求劍、守株待兔。”我們要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把握蘊含其中的改革精神、改革部署、改革要求,堅定不移把改革推向前進,為大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提供動力支撐和體制機制保障。 聚焦加強黨的領導深化改革。 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將“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作為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之一,強調“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由之路”。新征程上,必須堅持黨對改革的集中統一領導不能變,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總目標不能變,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改革價值取向不能變,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不折不扣把黨的二十大決策部署落到實處。堅持黨的領導,必須不斷完善黨的自我革命制度規范體系,建立健全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全面推進黨的各方面建設的體制機制,以深化近鄰黨建為重點全面增強基層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著力構建提高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綜合功效的工作機制。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穩妥推進民主法制領域改革,探索全過程人民民主發展機制,推進法治化營商環境示范區和海絲中央法務區建設,全面推進福建各方面工作法治化。 聚焦加快推進高質量發展深化改革。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新征程上,必須圍繞著力提高全要素生產率、著力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著力推進城鄉融合和區域協調發展,持續深化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推動改革與發展深度融合、高效聯動,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切實落實“兩個毫不動搖”,深化國資國企改革,大力弘揚“晉江經驗”,深入實施“新時代民營經濟強省戰略”。推進高標準市場體系建設行動,深化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深入開展營商環境創新改革,推進數字政府改革,營造好的政策和制度環境。有力統籌教育、科技、人才工作,深化育人方式、辦學模式、管理體制等教育領域綜合改革,堅持創新不問“出身”,開展科技體制改革攻堅,深化以用為本的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健全發展壯大福州都市圈、廈漳泉都市圈的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加快閩西革命老區高質量發展示范區建設,推動福州新區、平潭綜合實驗區一體化高質量發展。以“通”“惠”“情”打造臺胞臺企登陸第一家園,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范區。 聚焦扎實推進共同富裕深化改革。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中國式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堅持把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現代化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新征程上,必須堅持老百姓關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抓住什么、推進什么,不斷提高人民生活品質。堅持收入是民生之源,健全與經濟增長相適應的居民收入增長機制,完善“調高、擴中、提低”收入分配格局,鼓勵勤勞致富,暢通向上流動通道,加快形成橄欖型社會結構。堅持就業是民生之本,健全創業帶動就業、多渠道靈活就業機制,完善重點群體就業支持體系,對就業困難人員實行兜底幫扶機制,營造公平就業制度環境。堅持社保是民生之基,健全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完善城鄉社會救助體系,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鞏固提升“三明醫改”經驗,全方位構建幸福養老服務體系。促進共同富裕與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是高度統一的,要堅持物質富裕和精神富裕一體推進,以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為重點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深入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推進“福”文化傳承創新,擴大優質文化產品供給。 聚焦高水平對外開放深化改革。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堅定不移擴大開放”。這是實現中國式現代化、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的必然要求。改革和開放相輔相成、相互促進,改革必然要求開放,開放也必然要求改革。新征程上,必須堅持深化改革促進擴大開放,鞏固拓展先行對外開放優勢,持續發揮“多區疊加”政策優勢,穩步推進制度型開放,加快建設開放強省。深化海絲核心區建設,實施對接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行動計劃,推進中印尼、中菲等“兩國雙園”建設,優質打造標志性工程。提升拓展自貿試驗區,深化首創性差別化探索,提高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水平。扎實建設廈門金磚國家新工業革命伙伴關系創新基地,打造一批標志性平臺和旗艦型項目。建立健全內外貿一體化發展體制機制,培育發展服務貿易、跨境電商、市場采購等外貿新業態新模式。加快經濟開發區園區體制機制改革,提升承載功能和發展活力。 聚焦全面綠色轉型深化改革。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中國式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新征程上,必須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落實碳達峰碳中和國家戰略,深化生態省建設,鞏固拓展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成果,推進生態優先、節約集約、綠色低碳發展,讓綠水青山永遠成為福建的驕傲。完善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持續推動生態產品市場化改革,分類拓展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模式,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發展碳匯交易,拓寬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轉化路徑。完善支持綠色低碳發展的政策體系和工作機制,推進資源環境要素市場化配置,推動產業結構、能源結構、交通運輸結構等調整優化,深化綠色金融創新,推動形成綠色低碳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實施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完善以武夷山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提高生態系統質量和碳匯能力。完善生態環境保護責任體系,落實生態環境保護條例,健全生態司法保護機制。 聚焦統籌發展和安全深化改革。 黨的二十大報告首次提出“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發展格局”,為護航中國式現代化提供戰略指引和系統保障。新征程上,必須堅定不移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統籌發展和安全,既以改革積極防范化解風險,又大力防范化解改革中的風險,堅決維護政治安全、社會安定、人民安寧,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福建。加強安全風險預警、防控機制和能力建設,完善國家安全工作體系,維護網絡空間安全,確保糧食、能源資源、重要產業鏈供應鏈安全,守住不發生系統性區域性風險底線。健全應急管理體制機制,建立大安全大應急框架,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深化“餐桌污染”治理,守護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加快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健全社會治安防控體系,推進掃黑除惡常態化制度化,完善矛盾糾紛源頭化解機制。健全城鄉社區治理體系,進一步完善網格化管理、精細化服務、信息化支撐,推行社區服務近鄰模式,提升基層治理效能。 福建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孕育地和實踐地。習近平同志曾在這里工作17年半,為福建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事業作出了一系列極具前瞻性、開創性、戰略性的理念創新和實踐探索。我們一定要帶著特殊感情、特殊責任,把對習近平總書記的深厚愛戴之情轉化為縱深推進全面深化改革的高度政治自覺、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進一步加強改革系統集成、推動改革落地見效,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中展現福建作為、譜寫福建篇章。 (作者為省委改革辦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室務會議召集人,省委財經辦副主任)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