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城:讓優秀傳統文化煥發新活力
| 2022-12-09 15:52:41??來源:浦城新聞 責任編輯:肖練冰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堅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弘揚革命文化,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鞏固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不斷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和中華文化影響力。 近日,位于浦城縣仙陽鎮的真德秀故居內,展陳布館工作正加快推進,讓優秀傳統文化煥發出新的活力。
對真德秀故居進行修繕 真德秀號西山,南宋著名政治家,賢臣大儒,官至參知政事,五十八歲病逝,后贈銀青光祿大夫,謚文忠。明正統二年(1437)從祀孔廟,明成化三年(1467)追封“浦城伯”,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御賜“力明正學”。真德秀是朱熹的再傳私淑弟子,師從朱熹弟子詹體仁,一生以弘揚理學為己任。其對理學的最大貢獻,是力挽狂瀾將被打成“偽學”的理學確定為官方哲學。真德秀故居即西山故居,為真德秀故宅,宋嘉定十四年(1221)始建,清咸豐八年(1858)毀于火,光緒十四年(1888)重建,占地面積1221平方米。2019年,浦城縣對故居進行修復,日前開始對真德秀西山故居布館展陳。
青白瓷作品上刻《朱子家訓》 浦城是朱子理學的承傳地,歷史文化底蘊深厚,名人賢士輩出。有真德秀、詹體仁等理學十三子,享有“英才疊秀,理學傳芳”之美譽。把朱子文化與當地其它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推動優秀傳統文化進基層,是浦城縣推動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的有力抓手。近年來,我縣廣泛開展朱子文化進機關、進農村、進學校、進社區、進景區、進家庭、進新經濟組織、進新社會組織等“八進”活動,以故事會等形式,把優秀傳統文化送到群眾身邊。同時,該縣還充分利用喜馬拉雅平臺,精心制作《朱熹高足詹體仁》《賢臣大儒真德秀》等有聲內容,講好浦城朱子文化故事;縣贛劇藝術傳承發展中心精心編排古裝贛劇兒童劇《李彪孝父》,通過開展惠民公益巡演等活動,積極推進贛劇文化和孝文化走進千家萬戶;部分機關、鎮村通過開設“朱子講堂”,制作朱子文化宣傳欄,多形式、多渠道向廣大干部群眾宣傳朱子文化。并完成了對真德秀故居、上同村詹體仁故居、葉文炳故居的修繕,做好真德秀《大學衍義》等理學古籍的整理和保護,通過朱子文化遺存遺址的保護和開發利用,推動朱子文化在基層生根發芽,開花結果。
浦城剪紙作品《福·朱熹》 浦城是革命老區和原中央蘇區縣,具有光榮的革命歷史。近年來,我縣建設了中央蘇區紀念館等一批紅色紀念場館,并將其列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黨史學習教育參觀學習點,結合“理論微宣講”等活動,方便廣大黨員干部群眾感悟初心使命,傳承紅色文化基因。
浦城中央蘇區紀念館 同時,浦城還是中國民間剪紙藝術之鄉、中華詩詞之鄉、中國丹桂之鄉、中華章氏的祖地和發祥地。浦城縣依托當地豐富歷史文化和旅游資源,將朱子文化融入浦城剪紙文化、大口窯文化、姓氏文化、丹桂文化、傳子木偶、民俗文化等傳統文化中,推出特色文化旅游路線,開發文創產品,促進優秀傳統文化與城市建設、科技、文旅相結合,推進浦城產城景文融合發展。(柳志勇 房壯)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