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杏”相約 “楓”景獨好
| 2022-11-28 16:24:15??來源:浦城新聞 責任編輯:肖練冰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辛丑初冬,偷得浮生半日閑,邀三五好友,走進林間,藏進山里,看水光山色相輝映,落葉長天共翩躚,細品浦城這時節深深淺淺的詩情畫意。 傳說,銀杏“三十年而生,三百年而興”,這神奇的“公孫樹”究竟有什么樣的魔力,能屢屢出現在文人墨客的書畫里?趁著天氣晴好,我們慕名驅車前往濠村鄉后濠村,觀賞聲名遠揚的古銀杏。 踩著鋪滿落葉的木棧道,挨著綴滿黃色雛菊的古石墻,灑在地上的陽光,漸漸變得斑斑駁駁。抬頭,只見參天蔽日的古樹直聳入云,銀杏落葉翩飛,紅豆綴滿枝頭,楠木枝葉蒼翠、密密叢叢……多種珍稀樹種虬枝飄逸、盤根錯節,在水口處靜默地守護著濠嶺小村。詢問村里的老人,誰也不知道這些古樹矗立在此究竟有多少個年頭。只曉得,村中保護樹木的傳統代代相傳,明朝崇禎年間,更有先祖立下一塊石碑,鐫刻“黃源嶺背為保留庇蔭,禁止砍柴,違者罰銀一兩,留存眾用。”在這座藏在深山人不知的小村落里,守護綠水青山的理念綿延數百年,我們才得以有幸邂逅這片跨越了時空的古老銀杏,在蒼老卻遒勁的古樹中細聽枝葉呢喃,浮想歲月變遷。 曾聽聞,銀杏葉落時節,頂前村漫山金黃,美不勝收。沿著山路盤旋輾轉而至,古樸的村落里,一株株銀杏錯落在房前屋后,宛如撐開一把把金色的大傘。然而,村里的老人告訴我們,上世紀九十年代,銀杏是頂前村民主要的經濟來源,大棵的年產能達上千斤!銀杏的果實食用不當有微毒,為此,村民們怕孩子吃多中毒,通常會告誡孩子多少歲只能吃多少個,不可貪嘴。遺憾的是,此行我們還是來晚了一步,海拔高處成片的銀杏林幾天前已經落盡。此行,雖然見不著成片的銀杏林,能見著山間錯落的金黃的銀杏樹,攜一把溫婉如扇的銀杏葉,也頗感知足。 年幼時,讀到“霜葉紅于二月花”,甚為不解。究竟是什么樣的葉,能比二月的繁花還要嬌艷?見著濠嶺村那棵需二三人合抱的200余年樹齡的紅楓,不禁心生敬畏,也解開了兒時的疑惑。原來,楓樹竟可有如此氣勢磅礴的旖旎風光。片片楓葉,在樹梢燒紅了臉,落在地上,和銀杏鋪成松松軟軟的薄毯,飄進池中,成為小魚兒遮天蔽日的涼傘。古老的楓樹莊重樸素,新種的紅楓卻多了幾分嬌艷與妖嬈。火紅的楓葉在纖細的枝干上紅得發亮,涼風掠過枝頭,片片簇擁的紅葉像極了一簇簇翩翩起舞的蝴蝶,相邀在枝頭共舞。 雨打青松青,霜染楓葉紅。在濠村,我們遇見了古銀杏的蒼勁與溫和,邂逅了楓的沉穩與妖嬈,有時間,還想再去管厝鄉黨溪村,看看楓葉如丹照嫩寒;去看看李林村中,青山層林盡染,影影綽綽的樹影倒進湖里,任由陽光和微風攪起滿湖黃金…… 有“杏”相約,“楓”景獨好,西風漫卷,須臾冬藏,卻藏不住黃葉翩飛,藏不住丹楓如火。在愈發寒冷的季節里,傲立的生命奇跡依然在山林野地蔓延,蓬勃地裝點著浦城的山川大地……(邱春靜)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